小心!“馅饼”背后有陷阱
高墙内的三个故事揭秘网诈那些事儿
本报记者 孙克锋 本报通讯员 高明
信息时代,轻轻滑动指尖就能购物、交友、学习、赚钱……不过,网络上也存在一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和欺诈陷阱。
7月20日,聊城市看守所的3名在押人员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了网络诈骗的一些内幕,期望能够通过这些警示案例,让大家迅速识破网络上的诈骗伎俩,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跨境赌博提现“工具人”
周登笙是聊城看守所内的一名在押人员。
“我原来不喜欢上网,后来购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慢慢就迷上上网了。”周登笙说,每天看新闻、读微博上的文章、看着视频学做饭,成为他的生活习惯。
周登笙浏览网页时,总是被页面上下载软件赚钱的链接所吸引,也因此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路。
出于好奇,周登笙与自己的一位亲戚在微信上聊起此事。对方表示,可以给周登笙介绍足不出户就能赚大钱的门路。
起初,周登笙并不相信。这位亲戚表示,两个人沾亲带故,保证介绍的途径比其他方式更赚钱,但有一个条件——让周登笙严格保密。
对方发给他一个链接,按照规定完成流程后周登笙才明白,自己的任务是给网络跨境赌博转账收款提供帮助。在利益的驱使下,周登笙答应了下来,而且越陷越深。本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却进了看守所。
“网络赌博危害非常大。赌徒一旦成瘾,会输得身无分文。更有甚者,有的赌徒因缺少金钱,还会去偷、抢、骗。千万不要上网络赌博的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周登笙深有体会地说。
一款投资软件“研发人”
聊城市看守所在押人员郑央央精通电脑,回想起自己的经历,他非常自责。
郑央央对自己精通电脑的特长不能完全发挥深感遗憾,便和朋友商量,精心设计一个“高智商”骗局,从网络上赚点钱。于是,他们“研发”了一款App,准备大赚一笔。
他们低价购买了一批平板电脑,装上这款App,声称只要连接宽带,激活软件进行投资,就能迅速提现,而且投资越多提现越多。
就这样,经过郑央央等人的一番“包装”,这批平板电脑以高于进价数倍的价格卖了出去,郑央央等人赚了不少钱。
可想而知,购买平板电脑的人根本不能实现发财梦。后来事情败露,郑央央及其同伙落入法网。
“一定不要相信非正式渠道发布的广告,不要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下载未经核实的App,切莫向他人提供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如果我不与同伙合伙骗人,就不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以后一定会遵纪守法,不走歪门邪道。”郑央央说。
网上销售假烟“获利人”
聊城市看守所在押人员吴冬冬平时喜欢上网,是个名副其实的网虫。
“有一次,一位微信好友给我发了一张画有抽烟动作的图片,是一条调侃信息。”吴冬冬回忆说,随后两人热聊起来,话题也和香烟有关。两人约定,在香烟上做文章,赚笔大钱。
他们利用特殊软件,与好友合伙在网上卖假烟,赚了不少钱,正当得意忘形时却露了马脚,进了看守所。
“网上兜售的假烟,一般价格比较低,消费者容易上当受骗。假烟焦油量超标,原辅材料劣质,对消费者危害极大。今后我再也不会坑蒙拐骗了,诚实守信、安分守己地挣钱才会‘赚出’平安人生。”吴冬冬表达了深深的忏悔之情。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