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能人才“站C位”
我市“以赛代评”评价认定新模式培育人才
文/图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本报通讯员 高立厚
“我认为人只有掌握了一技之长,脚踏实地干活,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7月25日,在智公专业修脚连锁店第二十门店,耐心地为一位老人磨掉脚上的老茧、小心地修掉嵌甲后,看着墙上挂着的修脚技师技能证书和第五届聊城市职业技能大赛修脚师项目一等奖、聊城市技术能手等荣誉证书,43岁的刘泽功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刘泽功家是农村的,早年曾去深圳打工,还下窑挖过煤,后来选择回到家乡聊城工作。“只有技能出众,才能人生出彩。”山东智公禅师保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继军说,刘泽功工作扎实能干,9年来,一直勤学苦练,修脚技术提高得很快,不光屡获荣誉,还赢得了5000元奖金。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店长,还担任技术培训导师,正准备申报首席技师。
“原想着学会修脚这门手艺,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元钱就很知足了。没想到公司给了我成长的机会和空间,还给缴纳社保。”刘泽功告诉记者,如今自己的收入远超预期,在城里买了车、买了房。前几年,对前景充满信心的刘泽功把弟弟带进公司,如今他的弟弟已成为一名店长,刘泽功又准备把儿子也带进公司。
修脚是采用传统医术和刀法为足疾患者修治脚部皮肤和趾甲病痛的技艺,与中医的针灸、按摩并称为传统“三大国术”。由于社会偏见、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种种原因,很多人不把修脚技术看作专业技能,更不把技术精湛的修脚师傅当作人才,很多员工因此感觉低人一等。
“国家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目标,大力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市人社局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职业技能竞赛,引领带动广大企业职工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一大批首席技师、技术技能大师、水城工匠等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一大批青年技工走上了技能成才之路。”聊城市人事考试中心主任闫学忠告诉记者,该局不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重奖特奖优秀技能人才,让技能人才“立前排”“站C位”。今年,市人社局联合市直有关部门举办了“技行天下——第五届聊城市职业技能大赛”。目前,全市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企业达到400余家。这些企业通过推行“以赛代评”技能人才评价认定新模式,激发员工学知识、练技能、强本领的积极性、自觉性,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企业员工队伍建设。
“去年,我们公司在市人社局的指导下,率先在全市健康服务行业中取得了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资质,可以自主对员工进行技能等级评价认定,并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吕继军说,公司将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形成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薪酬分配机制,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如今,山东智公禅师保健服务有限公司拥有员工180余人,很多员工把家人和朋友也带了进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夫妻档、兄弟档、母子档、同学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