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湿气重 祛湿有五法
本报记者 孙克锋
千寒易除,一湿难祛。湿气是万病之源,对人体的伤害缓慢而隐蔽。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湿热的季节,高温多雨,人们会出现没有食欲、四肢沉重等湿气重的症状。那么,出现这些症状的人应该怎样祛湿呢?
7月23日,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聊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谷万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五种简便实用的祛湿方法。
食用葱姜蒜祛湿气
葱姜蒜是调味品,还具有药用价值,食用方法也很多,老姜熬水就是常见的食用方法。姜汤可以令身体快速发汗,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还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薏米山药煮粥煲汤
薏米是祛除体内湿气的良药,可以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红豆性平,味甘酸,可以健脾止泻、利水消肿。将薏米、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具有利尿、除湿的功效,还能排毒养颜。
除此之外,可以将红豆、茯苓、淮山药、党参等煲成粥或煮水喝,具有利尿、除湿的功效,对患水肿的人尤其有效。
不过,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尿多的人不宜多食用。
中医拔罐疗法祛湿
中医的拔罐疗法对祛湿有一定效果。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消除疲劳,增强体质。
艾灸除湿效果显著
明朝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一书中,对艾灸的疗效给予很高的评价:“炙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而其寒热虚实,轻重远近,无往不宜。”
谷万里说,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的作用。艾灸能够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对除湿邪具有显著疗效。
清淡饮食不暴食不节食
谷万里说,祛湿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先从饮食方面着手。“药补不如食补”是祛湿方法中的精髓。科学饮食就是要均衡、适量地摄取食物,不暴饮暴食,也不节食。
日常饮食要科学,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西瓜、沙拉、白菜等生冷食物要少吃,或搭配能够降低寒性的食物食用。
谷万里还列举了几种祛湿的食物,如水芹、玉米、冬瓜、扁豆、鲫鱼、蚕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