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火气大 猫狗也爱发脾气
医生提醒:当心宠物伤人
本报讯(记者 张琪)天气持续高温,宠物们也“躁动”起来,伤人事件进入高发期。8月15日,聊城市疾控中心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负责人梁伟表示,市民一旦被猫、狗或其他动物抓伤、咬伤,要及时到有资质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处置。
“我是被邻居家的小狗咬伤的,好几天了,伤口还没好,以后可不敢随便逗它了。”15日上午,在聊城市疾控中心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刚打完第二针狂犬疫苗的市民孙先生说。记者看到,他胳膊上被咬伤的部位已经结痂,但狗的牙印还清晰可见。
“我是被家里养的小猫抓伤的,它平时很听话,这次不知道为什么,一逗它,它就挠了我一下。”正在打狂犬疫苗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
“每年6月至10月,是狂犬病暴露的高峰期。”梁伟说,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大部分是被家中宠物所伤。一方面,燥热的天气很容易使动物们躁动不安,另一方面,大家穿衣单薄,身体暴露部位容易被咬伤、抓伤。此外,出门遛狗的市民增多,导致人与宠物接触的机会增加,被伤的概率随之升高。
有的患者表示自己伤口出血很少或者只是破皮,不用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毒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梁伟说,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情况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手段。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有接触无划痕属于一级暴露,不需要处理;有划痕不出血属于二级暴露,需要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疫苗;出血、伤口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等属于三级暴露,需要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疫苗、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被咬伤后可先用肥皂水和流动的清水交替反复冲洗伤口,每一处伤口至少冲洗15分钟,然后到狂犬病处置门诊进行规范的暴露后处置。建议使用狂犬病专用冲洗设备和冲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减少伤口病毒残留,降低狂犬病发病风险。
梁伟提醒广大市民,出门遛狗时,一定要系好牵引绳。尽量远离流浪猫狗、大型犬种。如果被伤,要尽快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