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词情结
小记者 郭若琳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星星点点的银河,那古典诗词一定是最耀眼的那颗繁星;如果说中华文化像带来光明的阳光,那古典诗词一定是最温暖的那缕光芒……在传统诗词中,我读懂了中华文化。
小时候,只会朗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些诗句如同一粒粒白米饭,被我一口一口吞到肚里,只为饥饱,尝不出多少味道,只是觉得很有趣。
长大些,读懂了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对家人的思念,“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陆游对统治者的愤懑,“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自信的表现。通过诗,我看到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迷人桃花;体会到“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的磅礴气势;感受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美丽春景。
而现在,宋词又走进了我的生活,让我对宋朝有了全新的认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揭示了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岳飞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拥有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是李清照看到曾经在北方相识的大雁,如今在南地相逢,也暗含着家园沦落、往事难追的深悲巨痛。
小小的诗词,蕴含着大大的道理。这些朗朗上口的诗词,如同北极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高唐县民族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