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蚊子为何格外凶猛
本报记者 张琪
最近,不光“秋老虎”发威,“秋蚊子”也格外凶猛。
9月16日下午,在我市东昌湖风景区,市民王慧(化名)带着3岁的孩子果果在游玩。十几分钟后,王慧实在忍受不了蚊子的侵袭,将果果哄回了家。“短短10分钟时间,胳膊腿上就被咬了七八个包,奇痒难忍。”王慧无奈地说,没想到秋蚊子这么厉害,她数了数,自己和孩子一共被咬了15个包,风油精都用去了大半瓶。
“秋蚊子是真厉害!”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发出同样的感慨。
为什么秋天的蚊子更活跃更厉害呢?9月15日,记者采访了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长郭廷敏。
“从以往的监测情况来看,我市蚊类数量的高峰期往往出现在每年的6—9月份,常见的蚊种主要为淡色库蚊。”郭廷敏介绍,进入秋季后,白纹伊蚊增多,白纹伊蚊又被称为“亚洲虎蚊”,也就是俗称的“花蚊子”。白纹伊蚊既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蚊子,也是一种重要的病毒媒介,它可以传播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白纹伊蚊与其他蚊类相比,体型较小,活动时无声无息,活动高峰期多在天黑之前,不容易被发现。白纹伊蚊产卵繁殖前喜欢多次吸血,而其他蚊种一般产卵繁殖前吸一次血,所以白纹伊蚊更具有攻击性。
“为了代代相传,蚊子绝不会‘口’下留情。”郭廷敏表示,秋季是蚊子的繁殖季节,蚊子咬人更厉害。
被蚊子叮咬了怎么办?郭廷敏表示,一般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肿、起疙瘩并伴有瘙痒等症状,要注意不要用手抓挠以免皮肤破损导致感染,可以外用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等止痒。
“没有积水,蚊子就没有了繁殖条件。”郭廷敏表示,要清除房里屋外的积水,比如花盆托盘里的积水、屋外摆放的瓶瓶罐罐里的积水,水培植物要定期换水。如果在蚊子活动高峰期外出,尽量穿浅色衣服或者长袖长裤,可以喷涂驱蚊水。
郭廷敏介绍,容易出汗的人、穿深色衣服及皮肤偏黑的人、劳累或呼吸频率更快的人、化妆及饮酒的人等,更容易被蚊子叮咬。
郭廷敏提醒大家,蚊子是传播乙脑的主要途径,如孩子被叮咬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头颈发直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