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配枸杞,危害少一点儿?
本报记者 沈欣欣
前段时间,歌手、演员傅松因为罹患口腔癌去世的消息刷屏网络。一时间,“槟榔致癌”这个沉重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槟榔这种可以被称为“软性毒品”的食物,它的危害被呈现在大众面前。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口腔科教科书、WHO指南,或者是行业协会的指南,都明确写明了抽烟、喝酒、槟榔可能导致口腔癌。
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当日,记者走进聊城市肿瘤医院口腔科,了解口腔癌的致病因素,以及槟榔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
该院主治医师杜艳华,从事了10多年肿瘤专业工作, 她介绍,口腔癌是一种罕见病,在癌症发病率中并不靠前。口腔癌包括颊癌、舌癌、喉癌、上颚癌等,主要与HPV有关,但临床发现,口腔鳞状细胞癌、颊癌与患者嚼槟榔关系密切。
那么,槟榔具体是如何作用于口腔的?杜艳华医生介绍,槟榔含有的化学物质槟榔碱,经咀嚼后形成的亚硝基,是明确的致癌化合物。其次,槟榔较硬,咀嚼时易对口腔黏膜造成机械创伤,对颊内侧黏膜影响最大。市场上,商家一般把槟榔壳进行配方腌制,槟榔壳和槟榔碱共同作用,槟榔壳是粗纤维,它把颊黏膜割破损坏,槟榔碱渗透到黏膜下,就造成医学上说的黏膜下纤维病损,慢慢地患者开始张口受限,有的人嘴巴完全张不开,有的人只能张开一指左右。
“黏膜下纤维病损可能会产生癌变。” 杜艳华告诉记者,在北方地区,口腔癌患者极少,由嚼槟榔诱发口腔癌的病例也很少见。“我们北方嚼槟榔的人还是少数。”杜艳华说。
随后,记者走访了聊城市几家便利店和小卖部。记者在几个小卖部里发现了槟榔的影子,不少槟榔的包装袋上,都标有“枸杞”两个字,而且,“提神醒脑”“福星高照”“有枸杞更好一点”等广告宣传语也很抢眼。
“本地人很少买这个,一般来买的都是外地人,一个月也卖不出去几包。”某小卖部老板说。当记者问及致癌问题时,商店老板说知道槟榔有危害,而且会上瘾,所以他也没吃过。
那是不是在槟榔里加入了枸杞,槟榔的致癌性就没那么强了?杜艳华告诉记者,虽然枸杞有养生作用,但在槟榔中加入枸杞,并不能改变槟榔致癌的本质。因此,杜艳华医生提醒市民朋友,杜绝口腔癌,从远离槟榔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