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险被骗 民警上门教防诈
文/图 本报记者 赵艳君
10月31日,手把手教辖区居民马卉(化名)下载、安装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帮她实名注册、开启所有预警功能之后,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聊大派出所民警崔玉桥和刘振凯再次嘱咐她要提高警惕,遭遇网络诈骗时,要第一时间报警,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这次上门服务的出现要从10月30日,年逾七旬的马卉接到一个诈骗电话说起。
10月30日下午4时许,独自在家的马卉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北京卫健委工作人员”,此次来电是因为当地排查出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接人员,其手机号码登记在马卉名下,希望其对此作出解释并给予配合。
闻听此言,马卉脑子有点发蒙。当听到对方清楚地报出她的身份证号码时,她更加惊慌失措。她急忙告诉对方,自己已多年未曾去过北京,并不知道这个电话号码是什么情况。见此情况,对方顺势要求马卉微信联系北京警方,向其备案并申请注销异常手机号码。
被这一连串意外情况弄得措手不及的马卉,惊慌之下挂断了对方的电话。结果,对方纠缠不休,更换号码再次拨打马卉的电话,威胁她说,一定要锁上门,自己单独待在一个房间内,然后按“警方”提示操作。就这样,双方开始了拉锯战,对方坚持要求马卉加“警方”微信,进行下一步操作,而马卉则以年纪大不会操作微信为由,拒绝对方的要求。
一个小时后,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马卉收到了一则来自反诈专线96110的预警短信,提醒她正遭遇电信诈骗风险,切记不要给陌生人转账。
看到这个信息后,马卉心里有了底。此时,骗子还在和她保持通话,依然试图让她进行下一步操作。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通过警方预警劝阻平台看到相关提醒信息的刘振凯,终于拨通了马卉的电话,告诉她一定不要轻信任何陌生人,不要给对方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事实上,在马卉被骗子纠缠的一个小时里,刘振凯给她打了无数个电话。“当时心里非常着急,担心老人的养老钱被可恶的骗子骗走。”得知马卉并未受骗,还将骗子痛骂一顿之后,刘振凯松了口气。
即便如此,崔玉桥还是有点不放心,得知马卉的新手机尚未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他决定和刘振凯上门去看看。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10月31日,见到民警上门来普及防诈知识,马卉很激动。她再次讲述了自己险被骗的过程。在民警的帮助下,马卉成功下载安装并实名注册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阿姨,所有的预警功能我都给你打开了,这里面还有很多防范诈骗的知识,你们家属院老年人多,希望你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他们提高防诈意识,一定要守好咱们的养老钱。”崔玉桥说,近几年,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花样百出,骗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编排话术、编造产品或项目,实施精准诈骗,让很多老年人掉入陷阱,丢失了养老钱。
对此,警方提醒老年人,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进行核实;不在陌生、非正规的机构或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等关键信息;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