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5版:一城湖·文韵

柿子熟了

■ 聊城 刘景全

我家院子里有棵柿子树,淡红的柿子压弯了枝头。

过去,我的家乡有个风俗,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打会的日子,也就是物资交流大会,多则十天,少则七天,会址就在聊城剧院至闸口一带,那时每逢农历的四、九是大集,乡亲们俗称柳园集,这是因为集市就设在柳园村旁的柳园坑内,柳园集也就顺理成章地叫起来了。

大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说书唱戏的,打拳卖艺的,耍猴玩杂技的,各显其能,南来北往的商贩们,更是把各种物品摆得满街都是。从外地运来的柿子,也就招摇上市了。

农历九月,秋收已近尾声,小麦也已播种,忙碌了大半年的农民们,趁这难得的农闲日子,争先恐后,赶会消遣。

二干渠旁有条直通北乡的河崖路,每逢大会时间,每天都有从北乡赶来的大姑娘、小媳妇及孩子们,天还不亮,就徒步向会上涌去。逛一天的会,买件衣服,吃个柿子,就心满意足了。

我的同学王学孟曾在学校表演过一段快板书,就说到了九月九大会上的人与柿子。所谓快板,就是用两块竹板,每块竹板上钻两个孔,用细绳把两块竹板连接起来,前后晃动两板相击,发出“呱呱”的响声,俗称“呱嗒板儿”。

王学孟同学热爱文艺,喜欢表演,每次学校组织汇演,他都积极参加,有次他登台演出,表演了一段精彩的《九月九》,只见他打着竹板往舞台中央一站,朗声说道:

说了个小姐本姓黄,小模样长得杠了强,九月九,逢大会,这个妮,要到会上去逛逛,南边来了小学生,北乡走来黄姑娘,黄姑娘热瞅小学生,小学生爱看黄姑娘,三看两看没看准,一下子蹲倒柿子筐,哎呀这闺女,墨绿的裤子染了一片红裤裆。卖柿子的二哥开了腔:“买柿子哩,买柿子哩,人家的柿子论个卖,咱的柿子论碗量,那个论碗量。”

这段说完,台下观众热烈鼓掌,欢声雷动。

时光荏苒,当年登台演出的翩翩少年,如今也七十岁有余了。儿时记忆中那甜蜜可口的柿子,现在也高高地挂满枝头,少有人问津了。

2022-11-1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1580.html 1 柿子熟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