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冬季如何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听专家这样支招

潘栋在病房检查患者的恢复情况

文/图 本报记者 吕晓磊

11月16日,聊城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心内科主任潘栋成功从死神手中抢救了一名35岁的心梗患者,整个救治过程险象环生。“患者是突发胸痛胸闷20分钟急诊入院,入院时血压220/140mmHg,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潘栋说,当时患者的情况十分危急,随即被转入胸痛绿色通道,控制血压,排除主动脉夹层。征得家属同意后,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置入一枚支架。术后,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和精心治疗下,患者病情稳定,症状明显好转。

潘栋告诉记者,进入冬季,气温降低,尤其是供暖之后,室内外温差较大,寒而复暖,暖后又寒,容易诱发疾病。这段时间,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肺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所增加。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衰、脑出血、脑梗塞等。潘栋表示,心脑血管疾病之所以在冬季频频逞凶,主要是因为冬季气温骤降,人体受冷,血管会收缩,容易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血液黏稠度增高,增加心脏的负荷,从而容易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其次,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大,血管的剧烈收缩易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而脱落的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就容易造成血管堵塞。

据潘栋介绍,当血压和血脂等发生变化时,很容易引起心悸、胸闷气短、胸痛,头晕、头痛、肢体活动障碍,甚至出现摔倒、意识不清等症状。所以,一定要注意对血压和血脂等指标进行监控,尤其是平时有相关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更要留意。

潘栋提醒,心脑血管疾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近年来,年轻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小,这种传统认知中的老年病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很多人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与高脂、高盐的饮食有关,认为只要避免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就可以了。其实,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三餐不定、嗜烟酗酒、多坐少动、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性疾病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人群,在秋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要定期体检,留意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指标;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要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头痛、头晕等不典型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这些很可能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征兆。”潘栋说。

2022-11-21 听专家这样支招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1739.html 1 冬季如何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