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上网课如何调适心理?
心理老师这样说
本报记者 刘敏
在居家线上教学的日子里,东昌府区水城小学副校长马速经常收到一些家长的求助,孩子情绪低落或者感到压抑,甚至失眠怎么办?孩子居家线上学习期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经常会发生“家庭大战”,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作为专业的心理教师,马速就一些常见问题给出了专业建议。
保持乐观心态
避免消极情绪传染
“孩子在居家学习期间产生紧张、烦躁等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不必过度焦虑,不用刻意压抑,不要否认和排斥它们。”马速建议,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不良情绪对话,运用一些情绪调节方式,让自己的情绪逐步恢复稳定并保持乐观心态;另一方面可以发展一些兴趣爱好,通过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绘画、阅读、做手工、听音乐、做美食等,来分散和抵消不良情绪。
作为家长,应避免让消极情绪在家庭中传染。要科学认识疫情,保持理性平和乐观的心态,面对孩子提出的关于疫情的问题,不回避不夸大,父母稳定的情绪以及对待疫情的乐观心态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力量。
同时,家长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些居家亲子活动,拉近和孩子的距离,重塑亲子关系。
合理安排时间
培养自控能力
线上学习期间需要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如何合理使用这些设备、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
马速建议,孩子可以和家长探讨,形成约定,并把约定写成文字张贴在自己的学习区域作为提醒。同时,合理安排网课以外的时间,制定体育锻炼和家务劳动的时间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减少屏幕接触时间,保持用眼卫生,还可以放松心情,提升自我效能感。
“家长可把学校课程安排打印出来,贴在孩子容易看到的位置,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各项任务。”马速建议,此外,家长要督促孩子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和家务劳动。其中,体育锻炼每天进行半小时。低年龄段的孩子可与家长一起做游戏,如捉迷藏、踩气球等,中高年龄段的孩子则可以根据身体实际情况安排活动,如原地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家长也可将家务进行分工,邀请孩子一起来完成,既起到了锻炼的效果,也增进亲子感情。
居家学习期间,家长要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规律饮食,提高孩子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寻求人际支持
减少居家孤独感
“与老师、同学、朋友等保持联系,表达彼此的关心,减少居家学习的孤独感,可以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马速表示,居家上网课的日子里,孩子可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与老师、同学多沟通交流,获得支持。家长在家应多与孩子交流,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给孩子造成过大压力,更应该多关心学生的情绪、感受、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
马速认为,适度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以及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重要作用。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当孩子出现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且家人已经无法帮助其缓解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求学校班主任及心理专业教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