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
布衣诗人谢榛
■ 聊城 武俊岭
世上没有后悔药,还是盘算一下自己在北京能有什么作为吧。如果去了吏部,能干什么呢?一个浪荡惯了的诗人,能不能适应案牍劳形呢?算了,还是别想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实在不行,就返回安阳。
谢榛想静下心来,好好地看一看书,但是,心思不能收拢,只好把书本放下。谢榛想到浚县的卢楠,好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这人物是一个天才,比自己强多了。好像,他冥冥之中知道财富是不可以一味积累的,于是便挥金如土。也许,多少年之后,他将变得一贫如洗,靠采摘野菜、树叶果腹;但他豪奢过了,不会有什么遗憾。
由卢楠,谢榛想到李秦,这个富家公子、得意进士,对自己那样好,每每想起,便十分温暖。第一次进京时,人家就慷慨资助,这次又出手大方,资助自己一百两银子。这样大的恩情,自己如何能够报答呢?
悟正那几分像是济公的形象,又活活展现在谢榛的眼前。酒店相遇,抢先付钱,悟正是何等的义气。自己这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呢?净遇见好心人。但愿资助过我的这些好人,能够身体康健、仕途顺利。
香山的玉峰上人,现在怎么样了呢?临清有名的富家子弟,为什么就出家了呢?看他天天研读佛经,可知他的修养一定极高。什么时候再去香山一次,与他谈谈佛学呢。自己在佛学上还比较浅,只看过有数的几本佛经。
刘佳来喊谢榛吃早饭。谢榛本不想去,但不好拂人好意,便走了出来。到餐厅,崔元已坐在了桌前。见了谢榛,笑一笑,说,昨天喝得尽兴吗?
谢榛也笑一笑,说,喝得不少。崔元听了哈哈大笑,说,偶尔狂欢一次,也是有趣的事。
说话间,仆人已是把饭菜摆到桌上。谢榛看到,虽是早饭,但十分讲究:有十几个小菜,小米粥、馒头。
谢榛便在京山侯府住了下来。
一晃,过了两个月,天渐渐地暖和了。看着谢榛没有单衣,崔元便让下人领着谢榛到成衣铺做了一身。
这天,崔元告诉谢榛,吏部来信了,让谢榛去工部供职,具体差事就是写写文书。
谢榛前去工部任职。但是,干了不到一个月,他就不愿意去了。谢榛写惯了诗歌,写起文书来很不顺手。本来以为写得不错了,但尚书看了还是不满意。
崔元说,让你去干那活,确实是难为你了。算了,你就在府里住着,愿意看书就看书,不愿意看书时出去活动活动。京城官员,爱写诗的很多。
京城的官员们,听说侯爷府住着一个诗人,便前来结识。谈得投机的,便把谢榛约出去喝酒谈诗。其中一个官员,还与谢榛成为好朋友。这个人叫周铁,字汝威,榆次人,嘉靖五年(1526年)的进士,时任翰林院侍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