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于秀梅谈“未病先防”保健康
文/图 本报记者 夏旭光
“你咳嗽不畅,脉象浮紧,病机在于风寒闭塞肺络,肺气失于宣降。放心,不是肺炎,我给你开个方子调理一下吧。”12月12日,在市中医医院谷越涛的工作室里,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肾病科主任于秀梅正给慕名而来的患者诊脉。
近期,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作了进一步优化,各地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该如何做好自身的防范工作,远离新冠病毒?
“《黄帝内经》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非常重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早期介入,全方位、全链条深度介入救治过程,在‘防、治、康’各个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中国方案’,并筛选出一批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方药。”于秀梅介绍说,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已经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通过中医药提升“正气”、提升自身免疫力,可以更好地远离新冠病毒。
“中医对于防范疾病有一套独特理论,更注重未病先防。”于秀梅说,中医治未病其要旨在于通过各种综合调摄措施,慎避各种外来邪气侵袭,调摄补养精气神,从而保持体内正气的旺盛充沛,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少聚餐,保持屋内通风,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预防新冠病毒。
怎样才能做到未病先防以及养生调养,增强自身免疫力?“中医学把哲学系统思维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形成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突出特色,以精气—阴阳—五行为哲学指导,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核心的天、地、人有机结合的生态医学模式。这种模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治标,而且治本,‘一推其本,诸症悉除’‘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于秀梅从中医的角度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则可强身延寿,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避免外邪的侵扰。
饮食有节。《黄帝内经·素问》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是饮食过量容易导致胃肠积滞,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同时还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胰腺炎等多种病症。饮食需要荤素搭配,应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润肺通便作用的蔬菜水果。
起居有常。于秀梅提醒,平时要保证作息正常,昼夜颠倒易导致机体的生物钟紊乱,自身免疫力也随之下降。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熬夜易耗伤气血,伤及肝肾,导致气血生成和运行受阻,容易出现乏力、恶心、头昏脑涨等症状。建议给自己和家人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每晚11时前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居室要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洁。
合理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人体免疫力。于秀梅建议,大家可以进行形体锻炼,比如练传统功法八段锦、五禽戏或者瑜伽,气血比较虚弱的人可以做舒缓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