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需注意!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专家:注意保暖,适量运动,规律服药

本报记者 吕晓磊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免疫力较低,因此更容易生病。“寒冷天气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几乎每年冬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诊量会明显上升,病房饱和,患者多是老年人。”12月15日,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一科副主任冯博说。

12月13日,冯博救治了一名60多岁的脑梗死患者。这名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当天清晨突然发病,家属拨打了急救电话,患者被紧急送到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冯博表示,患者入院后,医院立即开通了脑卒中绿色通道。CT检查显示该名患者为脑梗死,医护人员立即为其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目前,患者神志已清醒,正在接受康复治疗。

为何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呢?冯博介绍,冬季人体代谢能力降低,器官机能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在冷风的刺激下,人体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容易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脑缺血。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气温下降时,引发脑梗死、脑出血、心衰、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概率更大。“尤其是高龄、重度动脉硬化人群,血管弹性减弱,无法通过自身调节血压的波动,会引起血压快速升高或较大幅度的波动,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冯博表示,即将步入腊月,天气日渐寒冷,老年人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尤为重要。

那么,冬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冯博表示,一般来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分为三个层级: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在心脑血管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提前对危险因素做一些干预,即“治未病”。比如,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可以在还没有发生疾病的时候,进行预防和用药调控。二级预防是指有些患者在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后,病情会出现反复的现象,这种情况有些是可以用药物进行预防的。二级预防主要是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胆固醇情况,以及肥胖、体重的增加进行干预,因为这些都是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三级预防是指对于已经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及时地诊断和治疗(包括康复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除了用药物进行干预,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也很重要。冯博建议,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严寒刺激,外出活动时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视头部、面部、手部的保暖;合理运动,冬季运动宜迟不宜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是冬季户外锻炼的黄金时间;补充水分,血液可能因气温变化而变得黏稠,平时应当注意多饮用温开水。

冯博还提醒,高血压和高血脂都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第一步是进行健康管理,包括控制盐的摄入量、少吃油腻食物、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此外,正在服用降血压和控制血脂药物的人,每天都要遵医嘱按时、规律服药,定期体检,血压指数波动较大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2-12-20 专家:注意保暖,适量运动,规律服药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3070.html 1 家有老人需注意!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