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牙痛难忍,无痛技术解难题
文/图 本报记者 鞠圣娇
“有时候牙疼得睡不着觉,有些医院还不给治疗,想不到在区妇幼这里治好了,而且治疗过程不痛苦,早知道我就不忍这么久了。”1月5日下午3时许,怀孕30周的患者李媛(化名)从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的治疗床上下来后,困扰她多日的牙疼得以消除。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孕期牙齿出了问题只能先忍着,大家一是担心麻醉药品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二是担心拍牙片产生的辐射以及治疗牙齿的材料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现实中,很多医院和诊所也会因为这两个原因拒绝为孕妇诊治,难道因为牙疼而寝食难安的孕妈们只能忍着吗?为解答此问题,1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进行了采访。
孕期口腔问题并非无法解决
李媛的一颗牙齿早在1年前就出现龋坏了,经常有食物塞到里面,但她一直没当回事。她怀孕后进餐次数增加,导致龋坏进展加快,每次吃饭时都会疼痛,但她一直忍着。最近,龋齿带来的疼痛让她无法睡觉、吃饭,多方寻求帮助无果后,她来到了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
该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谢荣荣首先了解了李媛的情况,诊断其病情为牙髓炎。李媛首先到围产医学科接受了评估,母婴各项指标均符合治疗条件。谢荣荣一边给予李媛持续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一边为李媛实施牙髓摘除术。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谢荣荣不断安慰李媛,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不到20分钟,手术结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李媛没有感到丝毫疼痛,胎心也一直保持平稳。
1月8日,李媛来到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复诊,她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牙齿不疼了,敢吃饭了,也能睡安稳觉了”。
对于大部分口腔疾病的常规治疗,怀孕并非禁忌症,孕妇一拖再拖只会让病情越来越重。孕妇在怀孕期间进行的一般口腔疾病治疗,比如龋齿充填、根管治疗、洗牙、拔牙都是安全的。
孕期口腔健康莫大意
“孕期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出现问题后应及时治疗。”谢荣荣说,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再加上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行为都有可能发生改变,这使得妊娠期女性出现口腔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妊娠期女性如果口腔出现严重细菌感染,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甚至会造成流产、早产,因此孕期口腔健康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去年,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就曾收治了一名孕25周因为智齿发炎导致重度贫血、重度感染的孕妇,该名孕妇智齿发炎已十余年之久,但她一直没当回事。怀孕后,智齿发炎导致她面部肿胀,颌下、咽旁等多间隙感染,张口受限,最后她在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了脓肿切开引流术。
谢荣荣建议,孕妇要早晚刷牙,推荐巴氏刷牙法,餐后漱口,可以配合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洁牙齿邻面。合理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少吃甜食和酸性食物,降低患龋率。
备孕前,口腔健康筛查很重要
谢荣荣建议将口腔健康筛查纳入孕前查体内容,而不是孕期出现问题后再进行解决。像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都可以提前进行治疗。如果存在以后可能影响正常生活的阻生齿以及无法保留的残根、残冠可以提前拔除,以免阻生齿发炎、疼痛或者影响周围的健康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