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十二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

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各地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一些地方出现了培训机构由“地上”转入“地下”或以“高端家政”“住家家教”“游学研学”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严重干扰政策执行。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到2023年6月,各地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问题预防机制、发现机制、查处机制基本建立,部门和地区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得以完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态势得到较好控制。到2024年6月,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的长效机制得到健全,治理工作态势持续向好,隐形变异培训得以全面清除,有力确保“双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动态排查机制 减少违规培训发生

2021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业内称之为“双减”政策。

随后,各地加快了对于各类违规校外培训机构的查处整顿步伐。

《意见》总结地方治理经验,将整顿的重点放在加大对违规校外培训的场地经营、房屋租赁等环节方面的监管上,提出要充分发挥社区(村)的综合管理功能,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纳入社区街道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减少违规培训发生。

《意见》指出,构建街道(乡镇)、社区(村)动态排查机制,建立包保责任制,防止隐匿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开展违规培训。强化房屋产权人、受委托管理单位的管理责任,明确不得将房屋租借给无资质机构或个人开展校外培训,并依托楼长开展网格巡查,防范在商务楼宇和出租房屋发生违规培训。

抓住重要时间节点 部署专项治理行动

教育部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30日,各地已有10.99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监管与服务平台监管。

然而,在这场校外培训行业“大洗牌”的同时,有一小部分违规教培机构通过“改换马甲”的方式“潜伏”下来,以“高端家政”“高级保姆”等方式,“改头换面”地继续违规从事教培业务,与监管部门玩起“猫捉老鼠”游戏。

对此,《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抓住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等重要时间节点,部署排查检查和专项治理。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进行管控排查。聚焦机构和个人以“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各类冬夏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培训、面向3岁至6岁学龄前儿童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违规开展普通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重点问题开展排查整治。

据《法治日报》 记者 万静

2023-01-31 十二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8142.html 1 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