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京剧马派翘楚张学津在临清

张学津(前)和徐雪涛在北京长安大戏院

徐雪涛创作的《四进士》戏文图

本报记者 赵琦

“雪涛,临清的戏迷还是那么热情吗?”1997年,相隔18年后,再遇徐雪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马派翘楚张学津先生第一句话就这样问道。

人杰地灵的临清,总是那么容易让人记住。5月21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临清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雪涛在采访中介绍,1979年张学津先生在上海京剧团工作,准备调回北京京剧团,往返于两地之间,他专门途经临清,在临清市京剧团进行短期演出。自此,张学津便成为以个人名义与临清市京剧团合作的第一人。

在梨园行中,张学津先生可谓名满天下。他出身梨园世家,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长子,也是京剧艺术大师、马派创始人马连良先生的高足。张学津先生是一位优秀的京剧老生演员,其最初学习京剧余派老生,后来又学习马派老生。

“1952年,张学津先生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学戏。毕业之后,他加入荀慧生剧团。1962年,他成为马连良先生的入室弟子。”舞台上,张学津经常表演的马派剧目有《借东风》《赵氏孤儿》《清官册》《甘露寺》《淮河营》《打渔杀家》等。徐雪涛回忆,1964年张学津因演出京剧现代戏《箭杆河边》一炮而红,那年他才23岁,成功塑造了该戏主人公老庆奎形象,尤其是那段反二黄“赖子啊……”的唱段随着电波唱响全国。

在临清的两年中,张学津与徐雪涛先后合作了《龙凤呈祥》《失空斩》《甘露寺》等剧目,他塑造的角色姿态万千、变幻莫测,让观众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享受。

“梨园行中,《四进士》一戏南有麒麟童周信芳,北有马连良。两位艺术家都善演此剧,且塑造的宋士杰风格迥异,各有特色,难分轩轾,故有南麒北马之说。临清市京剧团为了提高票房上座率,决定更换新剧目,赶排了马派代表戏《四进士》。”徐雪涛介绍。

当时,张学津先生扮演宋士杰,临清京剧团的演员阵容为朱小友饰演万氏,王彩虹饰演杨素贞,徐雪涛饰演杨春,刘绪洲饰演毛朋,孙秀慈饰演顾读,王振平饰演刘题。徐雪涛扮演的杨春,在舞台上与“宋士杰”互动的戏份不少。

徐雪涛说,在初排时有一场戏“杨春”在下场门上场,与急走中的“宋士杰”在“水底鱼”中有一个撞膀子的动作。由于自己舞台经验欠缺,做戏太过认真,用力大了些,撞到了张学津先生的肩膀。张学津一边摸着肩膀,一边笑着对徐雪涛说:“到底是唱武生的,劲头不小哇!”

随后张学津又耐心地说:“雪涛,京剧舞台上的表演,好多地儿用的都是虚劲、巧劲。咱二人圆场换过时,眼不看人,但心中有人,撞膀子是表演给观众看的,是升华的艺术。”徐雪涛恍然大悟,进一步理解了人物做戏与舞台上表演的艺术真谛。可以说,从对京剧的口耳相传,到逐渐融入自身对人物的理解,再到形成自己特有的舞台表演风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演员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四进士》公演中,张学津先生凭借精彩细腻的唱念、炉火纯青的表演,把一个见多识广、正义凛然的宋士杰表现得入木三分。盗书时的机警与睿智,“头堂”时的不卑与不亢,“二堂”时的诡辩与刁钻,“三堂”见毛朋时的侠气与正义,都在一招一式中展现出来。“在与张学津先生的几次合作中,《龙凤呈祥》《借东风》都是我演赵云,受教不少。”徐雪涛说,“通过这一次《四进士》的演出,我对舞台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临清市京剧团中,受益的还有张延亭与钱永山两位。因为他们专工老生,在张学津老师的教诲、引导下,在以上几出戏的人物表演中,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以至于后来,张延亭在临清市京剧团经常上演的《四进士》《清风亭》《甘露寺》等戏中的表演与台风中,与马派风格一脉相承。

就在纪念京剧“一代宗师”谭鑫培先生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京剧艺术大师谭富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演出活动中,张学津先生与徐雪涛畅谈往事,并寄希望于这名“学生”:“以更强大的艺术创造力和感染力为不同角色创造艺术价值,演出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和风格。”正如张学津所期望的那样,徐雪涛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宽,为群众奉献了更多精彩、接地气的精品佳作。他也像昔日的张学津先生一样,在广阔的艺术园地中广种桃李,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呕心沥血。

2012年,张学津先生与世长辞。斯人已去,音容犹在。为此徐雪涛特意创作戏画《四进士》人物图,并题诗以记,来表达对张学津先生的怀念之情——

(一)

梨园世家张学津,

马派翘楚传承人。

丹青戏写四进士,

雪涛有缘扮杨春。

(二)

粉墨登场饰杨春,

偶遇名家张学津。

点拨教诲终受益,

演好角色先做人。

2023-05-24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1937.html 1 京剧马派翘楚张学津在临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