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口述|五十二年的奥运梦

2008年8月,作者(右一)和外国友人合影

1956年7月,作者在山东省第一届少年运动会上获得的奖牌

□ 谢法增

1956年7月上旬,我在聊城一中读初三,有幸代表聊城地区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山东省第一届少年运动会。当时认为自己运动水平很低,抱着重在参与和认真学习的态度,比赛时只要不犯规,能够跑出平时的训练成绩就可以了,没想到竟获得一块百米项目奖牌。

当年11月23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奥运会上,苏联长跑名将库兹与英国长跑名将皮里万米决赛中斗智斗勇的经典对决深深打动了我,我开始梦想去现场观看奥运会,盼望有一天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我国射击名将许海峰获得本届奥运会首金,也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颁奖典礼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十分自豪,由衷呼喊“中国万岁”。

1993年,我国未能取得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我一时很失望,可后来一想,晚几年举办奥运会准备会更充分一些,效果更好。

2001年7月13日22时11分,我们终于取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权,我感觉非常高兴。

2007年4月17日,盼望已久的北京奥运会门票开始预订,我早早来到位于市城区东昌西路火车站附近的中国银行办理预订手续。刚刚办完,聊城日报社记者张丽敏同志就对我说:“大爷,请您拿好预订单,我给您照张相。”第二天照片就在《聊城晚报》刊登出来,并附有说明:这是聊城市第一份订单。

2008年4月8日,聊城日报社记者洪祥同志来到我家采访。我向他详细介绍了1956年我参加山东省第一届少年运动会的情形,又是怎样萌发在我国观看奥运会的想法;还有1961年4月,在山东师范学院读大二时,我是如何捧着收音机听张之精彩解说第26届世乒赛男团决赛的。4月10日《聊城日报》刊登了《谢法增:我拿到了奥运会门票》一文。

从8月12日起一直到8月24日,我拿着8张奥运会门票,带领家人到北京见证这场伟大赛事的举行。

8月13日,我持续五十二年的奥运梦想真正实现了。那天晚上,在首都体育馆我们观看了中国队和古巴队女排精彩的半决赛。

8月16日晚,我们在鸟巢观看了最轰动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决赛。牙买加名将博尔特以9秒69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成为最耀眼的明星。

8月18日晚,在工人体育场我们观看了美国队、日本队女足半决赛,最终美国队取得冠军。

8月24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奥运会闭幕式上郑重宣布:“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我从内心深深感谢北京奥组委,感谢志愿者。

9月6日,我又在鸟巢观看了梦幻般的残奥会开幕式。

北京奥运会不仅圆了我五十二年的奥运梦,还让我观看了激动人心的“飞人大战”,见到我们国家许多领导人,一些外国元首及政府首脑,还有很多明星运动员。我也深深感受到了首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外国观众的友善。这一切,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3-05-25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2014.html 1 口述|五十二年的奥运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