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请尽到幼儿监管责任
□ 鞠圣娇
最近,一名6岁女孩陪妈妈做头发,拿着店里的剪刀,剪去了一位顾客的大把长发,该顾客报警。经过警察调解,最后女孩妈妈赔了这位顾客1万多元。
6岁的孩子,妈妈能够带她到理发店,放心让孩子在自己做头发时独自玩耍,说明孩子心智正常。孩子却从理发店的橱子里拿到剪刀,对着陌生人的头发下手,让很多网友认为孩子缺少管教,家长赔钱也应该,这1万多元算是“学费”。
应该说,6岁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上了幼儿园、有过集体生活的他们是懂得一些社交礼仪和处事规则的。但这并不能成为家长可以对孩子放任不管的理由,毕竟理发店是公共场所,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这位妈妈自己一边做头发,一边聚精会神地玩手机,顾不上管孩子,着实有点心大。
说起公共场合骚扰别人的“熊孩子”,很多人都会咬牙切齿,因为“熊孩子”背后有不作为的“熊家长”:有的家长认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纵容孩子在公共场合嬉闹、跑跳,甚至影响他人;有的家长对社会环境充满信任,留下孩子独自玩耍,自己却在一边玩手机;还有的家长在孩子稍有失误时,就大声责骂孩子,这反而激起了孩子的反抗心理,导致情况一发不可收拾。
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在公共场合更应该尽到监管责任。希望这1万多元的“学费”,能给家长提个醒,须知懂事的孩子还得靠家长教育。家长适时提醒孩子保持礼貌、遵守公共秩序,这一方面是为了他人着想,另一方面也是教孩子用规则保护自己。如此,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