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
本报讯(记者 王培源)从“准点下班”到“延时服务”常态化,设立老弱病残、孕妇、军人绿色专窗,提供自助机查询业务……5月28日,记者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度假区分中心了解到,自度假区分中心揭牌以来,该中心最大限度便民、利民,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打造更加人性化、有温度、高效率的政务服务环境。这是我市推动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助力便民利企再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
我市聚焦企业群众关注的不动产登记热点问题,积极探索政务公开新模式,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实现政务公开更透明、营商环境更优化,切实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我市通过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企业代表近距离体验不动产登记数字化改革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常态化开展不动产登记政策进社区志愿服务,面对面向群众宣讲政策、答疑解惑;梳理群众关注的商品房买卖、未成年人办理登记、离婚析产登记、二手房带押过户等10项热点问题,详细列明办理流程,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建立企业家座谈会机制,解读不动产登记政策、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形成“座谈交流—解决问题—征集意见—及时反馈”的良性循环,帮助企业化解难题,精准助力企业发展。今年以来,我市组织召开座谈会11次,解决企业反映的不动产问题31个。
“现在有了自助服务专区,办业务比原来方便多了。”5月28日,前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业务的市民刘丽高兴地说。记者在该中心一楼大厅看到,大厅内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配备不动产自助查询机2台、不动产证书(证明)制证一体机2台,申请人刷身份证进行人脸核验后即可打印不动产权证书和证明。该中心还提供免费复印及不动产权证书免费寄递到家服务。
我市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群众可通过不动产登记办事大厅、“爱山东”App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我市还定期公开可办证楼盘项目,每月通过微信公众号对城区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达到分户产权登记条件的楼幢进行公示。
优化服务,提质更要提速。我市推行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一证一码”模式,完成城区271个项目、1466幢楼盘、11.59万户分户图的挂接,群众或企业扫描不动产登记证书上的二维码,即可查询不动产的坐落、面积、用途等信息以及宗地图和房屋分户图。推动存量历史数据整合处理,将市城区4020宗地、971个小区、14481幢楼宇、789761户房屋等矢量数据脱敏脱密处理后予以发布,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及地籍图在线可视化查询。该系统24小时对外开放,不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