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仙庄两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目伦
“车辆免费接送,早上6点半准时到村里。每天15个人,上午11点左右检查完,天天进行。”5月29日,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同创社区党委委员、居委委员,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乐文像往常一样,组织村里的15名村民,来到聊城市肿瘤医院体检。
体检的村民到达医院后,医院工作人员逐一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村民的生活方式、消化道病史、服药史、肿瘤家族史等个人基本信息,填写基本信息调查表,并上报上消化道癌症数据直报系统,然后进行胸透、心电图、血压、血糖、表面抗原检查,之后做无痛胃镜。这项体检活动,已经在仙庄村开展了两周左右。
5月8日,市肿瘤医院主动与聊城日报社对接,寻找“国家上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项目”落地点,本报及时与曾参与“党媒进社区”活动的同创社区取得联系。5月10日,得知“国家上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项目”落地仙庄村后,孙乐文与记者通话表达了谢意:“感谢报社把这么好的项目介绍给我们,不仅呵护了父老乡亲的健康,更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聊城日报社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充分发挥了党报党刊的作用,让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受鼓舞。”
孙乐文第一时间安排体检事宜,并在“仙庄幸福+”微信群里发出通知:“仙庄的居民你们好,咱们村争取到参加‘无痛胃镜’上消化道筛查活动的机会。从5月15日开始,年龄40至69周岁的居民在群里接龙报名,每天15名。只要是政策范围内的人员都能参加,不用着急。”
市肿瘤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王凯告诉记者,仙庄村共有350名适龄群众参与此次活动,检查完10天左右,消化内科专家将逐个上门反馈。
2012年,市肿瘤医院开始承担国家上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项目,截至目前,该院已对全市各县(市、区)200余个村庄40—69周岁的群众开展免费胃镜筛查,共筛查17858例,确诊早期食管癌、胃癌及中晚期患者350人。“通过消化道早癌筛查,对于发现的良性肿瘤或已经发生癌变的早期肿瘤,我们均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技术’对癌疑病灶进行剥离,阻止消化道癌症的发生、发展。”王凯介绍,2012年至今,中国癌症基金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共投入项目资金800余万元。为保证筛查安全,市肿瘤医院在附加检查上投入资金120余万元。
“为党添光彩,为民保健康。”“党媒进社区,为民办实事。”5月24日一早,孙乐文安排好当天的筛查人员后,与同创社区党委书记李钦锐及村民代表先后赶到市肿瘤医院和聊城日报社,分别赠送了一面锦旗。“正常情况下,做一次这样的检查,每人需要花费2000元左右,我们却不用花一分钱,真是天大的好事!村民们看在眼里,热在心里,纷纷点赞。”该村村民仙风尚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