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省
省,视也。自省就是自我察看、自我审视、自我检查。自省,是一种自我道德修养方法。每人每天都应该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自我检查。
从孔子开始,儒家及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对自省有许多论述。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提出了“自反”“反求诸己”的思想。孔子将道德自省的方法归结为“自讼”,即自己与自己打官司。荀子则认为自省修身应以扬善为主:“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这些经典名言,成为历代先贤修身治国的重要思想,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省就要勤于自我回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加强道德修养,就要常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事之后,一天下来,或每经过一个阶段,自己要对所言、所为、所思进行回顾。
自省就要勤于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就是回顾之后,自己对自己所说、所为、所想作出自我判断。评价是对还是错,以言行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为标准;评价有价值还是无价值,以言行是否产生实际意义为标准。
自省就要勤于自我检查。自我检查是自省中最需要勇气也最反映一个人修养高低的环节。善于自省、自责的行为是美德,不善于自省、自责,惯于责怪别人则是不好的品行。善于自省、自责的人可以成全别人的仁善之举,相反,不善于自省、自责的人则会发展自己的不良习气。
(选自《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读本》,部分文字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