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年医师搭建成长舞台
——记聊城市人民医院住培办副主任渠志娟
本报通讯员 黄秉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毕业生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之前,都必须接受住培。截至目前,共有1300多名学员完成培训并顺利结业,大大提升了我市及周边区域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6月16日,聊城市人民医院住培办副主任渠志娟寥寥数语道出住培工作的重要性。
制度建设谱新篇
2014年,聊城市人民医院成为第一批国家住培基地。当时,住培对该院而言是新事物。渠志娟于2015年从聊城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调至住培办,主要负责住培教学管理和临床技能培训工作。
一切从零开始,工作千头万绪。为使工作顺利开展,渠志娟赴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专门学习住培教学管理和技能培训相关工作,借鉴他们优秀的管理经验,着手制定聊城市人民医院住培发展三个五年规划。自2014年起的第一个五年,工作重心是制度建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在于“规范”。首先,管理要规范、教学要规范。渠志娟认真研究住培政策,结合医院具体情况,牵头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截至2018年,聊城市人民医院制定了包括住培管理、教学管理、学员管理、质量控制、保障措施、技能培训、岗位职责7个方面共90余项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组织架构,设置了住培工作领导小组、住培办、专业基地主任、教学主任(秘书)四级管理体系,岗位职责明确,管理责任到人。从此,聊城市人民医院按照“有章可循、有人负责、有据可查、有人监督”的原则有序推进住培工作,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迅速拉近了与省内外先进培训基地的距离。
质量提升敢争先
“制度建立以后,落实是关键,质量是目标。我们按照‘建立制度、严格落实、科学考评、奖优罚劣’的工作思路抓住培工作。”渠志娟说。自2018年起,聊城市人民医院按上级要求开展住培各项工作,每年进行院级教学200余场次、科室教学5000余课次。
住培工作数量有了,如何把控并不断提升质量成为更加重要的问题。聊城市人民医院住培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题就是“质量提升”,包括管理质量和培训质量两大方面。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教学管理和考核管理工作不断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如何创新方法、手段,是聊城市人民医院住培办面临的新挑战。在住培工作落实方面,渠志娟敢于担责,讲原则不讲私情、讲制度不讲面子。在质量考评方面,她在省内率先建立医院科室住培质量考评和学员年度综合考评体系,科学设置考评指标,用客观数据评价培训质量。通过此考评体系,该院能及时发现住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或及时反馈至科室及学员个人,或不断调整考评指标权重,并定期追踪整改成效,充分体现了PDCA的管理理念。考评结果每季度公示,按排名进行相应奖惩,此举充分调动了科室教学与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保障了管理质量和培训质量。
聊城市人民医院住培办仅有6名工作人员,但管理着23个专业基地、90多个轮转科室、700余位带教医师,负责数百名学员的轮转培训,每年举办数千次教学活动,加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工作量很大。为了不影响临床诊疗工作,多数培训都安排在非工作时间进行,因此加班成为6名工作人员的常态。特别是七八月份集中进行住培招收和入院教育时,他们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别人家的孩子每到暑假都有机会和父母出游,我家的孩子一放暑假就成了‘留守儿童’。”一提起带孩子休假的事,渠志娟就十分愧疚,觉得这几年亏欠孩子实在太多了。
经过几年努力,聊城市人民医院的住培管理质量和培训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各项住培考评指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该院2019年、2020年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分列全国第22名、第13名;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超过95%;住培结业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7%以上。2022年,住培专业理论测试列全省第一,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列全省第三,住培结业考核合格率列全省第五,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评为“优秀培训基地”,渠志娟也被省卫健委聘为省级住培评估专家。
2023年是全市“干部执行力提升年”。渠志娟表示,她要把“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作为工作目标,突出问题导向,树立有解思维,聚力解决制约住培工作的大问题、老问题,使聊城市人民医院住培工作保持高质量、高速度发展,顺利完成住培第二个五年计划,为2024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