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谨防高考志愿填报指导陷阱

□ 张颖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考生们进入志愿填报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高校开始通过线上线下咨询会、校园开放日、视频直播等方式,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同时,一些谣言和不实信息也开始滋生,更有不法分子趁机行骗,误导考生和家长。

志愿填报关乎万千学子的前途和众多家庭的期盼,直接决定了考生未来就读的院校、专业,甚至职业发展方向,是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后面临的又一场“大考”。高考改革后,高考志愿填报更加复杂,如何正确填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事,也让许多考生和家长迷茫、焦虑。各种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闻风而动,推出了动辄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一对一”服务,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的报考焦虑,营造“报志愿必须找机构”的假象,甚至提供虚假预期,从中牟取暴利。日前,教育部就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作出部署,要求严肃查处收取高价咨询费用、价格欺诈及虚假宣传等问题,提醒考生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专业可靠的服务无可厚非,这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在日益火爆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中,与“一对一高考志愿填报”的高额收费相比,不少商家的服务“含金量”明显不足,不但辅导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提供的数据也大多是学校官网、教育部网站和阳光高考平台上的公开信息,个别机构还存在政策解读不精准、信息提供不准确、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不仅会给家长带来钱财损失,还可能导致考生填错志愿,后患无穷。

据了解,教育部已协调相关互联网平台对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属地高校注册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等在互联网上进行统一权威标识,方便广大考生和家长获取正规的招生政策和服务信息。广大考生及家长务必擦亮眼睛,认准权威来源,避免落入高价服务陷阱。同时,也要警惕那些“花钱补录”等骗局,切莫偏信一些网上传播的虚假信息,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2023-06-29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4128.html 1 谨防高考志愿填报指导陷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