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我的戏剧情缘

◇ 吴喜红

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机缘巧合,我幸运地听到过一些剧种,也算在贫瘠的童年里被戏剧短暂而间歇地熏陶过。

记忆中最早听到戏剧是六七岁时寄住在二姨妈家。那时候电视还没有普及,每天晚上一到7点,村里大喇叭就会广播一些新闻,然后就是播放戏曲,也听不出唱的啥,更不知道属于什么剧种。但当时感觉很带劲,邻居们也不在乎唱的是什么,该吃饭吃饭该干活干活。姨妈和一些中老年妇女饭后就坐在屋外掐辫子,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围坐在大人周围听她们聊天或在明亮的月光下玩游戏。

那时候婚丧嫁娶都会请戏剧班子,所以后来我也有机会亲眼看到了演员的表演。奏乐的师傅们一顿热场,化妆后演员们登场,身板、眼神、脚步、服装等都非常有讲究。虽然我依然听不出唱的是什么,但看他们唱得很卖力,我也觉得很有趣。

中学的时候,爸爸从姨妈家带来了一套留声机和一些唱片,我记得有《屠夫状元》、常香玉的《花木兰》,还有马金凤老师的《对花枪》《穆桂英挂帅》等。也就从那时开始,我知道了豫剧、京剧和一些说不上名称的剧种。尽管还是听不太懂,但那些咿咿呀呀的吟唱流转灵动,不知不觉中就刻进了小小的心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手拉着我的儿小罗成……”等经典唱段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再大一点时,我就有机会看电影了,每年农闲时节赶上文化下乡,时不时放些电影,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豫剧电影《卷席筒》《对花枪》。因为我的家乡和河南毗邻,所以听感大差不差,虽然也不是很清楚剧情。前一阵我心血来潮重温了一下《对花枪》,那熟悉的乐器演奏和唱腔,仿佛把我拉回了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时代……

现在资源丰富,信息发达,我也知道了这些戏剧大师们的故事。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高尚的德行把我们的传统戏剧文化发扬光大,真是令人敬佩。

2023-07-17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5053.html 1 我的戏剧情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