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结肠息肉,从科学生活方式做起

□ 吴军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有结肠息肉的患者越来越多。那么,什么是结肠息肉?它是不是癌肿?会不会转变为癌?如何预防结肠长出息肉呢?

结肠息肉指的是生长自结肠黏膜、隆起于黏膜表面的病变,通常源于上皮细胞的过度生长,并从黏膜表面向腔内扩展。结肠息肉的性质一般可分为炎症、感染性肉芽肿、组织增生和癌肿有隆起性病变者,临床上在未明确其病理性质之前,通常用息肉来描述。结肠息肉自然病程较长,症状不太典型。位于不同部位的息肉,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

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结肠息肉,可通过一些症状捕捉到蛛丝马迹:诸如大便颜色改变、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异常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血便者,往往息肉比较大了,或者息肉已经发生癌变了。

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结肠息肉被发现。那么,哪些人群需要做这方面的体检呢?一般认为,下述5类人群,应有意识地进行检查:1.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2.长期生活在息肉多发地区;3.长期进食面包或油炸食物;4.年龄大于50岁者;5.有相关疾病,如肝硬化、乳腺癌等。

结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即属癌前病变,检出后,原则上要经内镜下切除或破坏,大多数息肉可通过内镜处理后治愈。息肉内镜下处理后,患者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遵医嘱进流食。结肠息肉切除术后一段时间内要避免吃肉类、豆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2.禁止用活血、化瘀及抗凝药物。3.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4.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5.要心情开朗,勿发怒动火,还要减少房事。6.如有腹痛、腹胀、黑便或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7.定期复查。结肠息肉非常容易复发。

结肠息肉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病变,主要与现代人“二高一低”(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和越来越少的运动量有关。为预防结肠息肉,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作息有时,避免过劳。2.饮食结构均衡合理,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还要戒烟限酒。3.坚持参加有氧运动。4.保持乐观的心态。

(作者系阳谷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

2023-08-25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7795.html 1 预防结肠息肉,从科学生活方式做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