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7版:教育·公益广告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父亲不缺席 人生不留憾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亲的陪伴和父爱的力量是不可忽视也不可替代的。当前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席成为日益受关注的问题。尽管父亲缺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由此导致的后果却趋于一致,就是对孩子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继而引发亲子关系紧张、情感淡漠、偏差行为频发等后果。

父亲的缺席

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无穷隐患

父亲为何会缺席?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父母离异造成的父亲“自然”缺席。其实即使父母离异后,孩子由母亲抚养,父亲只要愿意依然可以不缺席孩子的成长。二是部分父亲由于工作太忙等原因造成的“客观”缺席,有的父亲因为早出晚归,甚至一周难得和孩子打一次照面。三是传统观念和习惯导致的“主观”缺席。在传统的家庭观念里,总是认为应该“男主外女主内”,父亲在教育孩子上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具体的琐碎的育儿细节交给母亲即可,这种观念导致不少父亲很少参与教养子女的事务。

父亲的缺席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父亲的缺席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父亲天然具有和母亲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人格特质和处世习惯,对于女孩来说,她对异性的认识是从父亲开始的,父亲的力量感会让她们内心有更充足的安全感,与父亲的关系对她们未来与异性的相处及择偶观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男性榜样,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模仿父亲的言行,父亲身上的阳刚之气、果敢勇毅等特点会对他们男性气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他们的成长中如果有父亲更多的陪伴和正向的引领,他们的人生道路往往更加顺利,反之则会有更多波折。有研究表明,如果父亲在男孩生活中长时间缺席,男孩更容易犯暴力罪行,如果父亲在女孩生活中长时间缺席,女孩更容易在青少年时期出现与异性交往不当的问题,并且在日后经历婚姻波折的可能性更大。

父亲的陪伴

把时间花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

父亲如何做到不缺席呢?首先,父亲要给孩子足够的陪伴时间。今天的父母在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方面往往毫不吝啬,但其实最宝贵的付出还是时间。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最在意的是父母的陪伴,从某种程度上说,时间的付出就是爱的体现。工作忙不应成为父亲缺席的理由,忙碌的父亲也可以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取得平衡。比如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和应酬,还可以制定时间规划,划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如周末时间不再工作,全身心陪伴孩子。

保证足够的陪伴时间只是前提,更为关键的是要提高陪伴质量。试想,如果一位父亲在陪伴孩子时不停地刷手机或者忙于接听工作电话,这样的陪伴其实是一种无效陪伴。高质量的陪伴必须要用心、专心,让孩子切实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重视和关心。国内外都有这样的模范父亲。乔纳森·爱德华兹是18世纪美国著名的神学家,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的11个孩子,尽心尽力培养他们。每天晚饭之前,爱德华兹都要抽出一小时时间专心陪伴孩子。他每天会带其中一个孩子单独出去散步。在这种良好家教家风的影响下,爱德华兹的后代也是人才辈出。

其次,父亲在陪伴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梁启超曾在给孩子的家信中说,“我常常感觉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不要愧做你们姊妹兄弟的模范。我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梁启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修身、立志、为人、做学问等各方面都给子女做了榜样。

父亲的引导

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和价值感

父亲在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和价值感方面,往往比母亲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父亲往往较母亲更为理性和粗犷,能够放手给孩子更多尝试、体验和克服困难的机会,因此多和父亲在一起,往往更有利于孩子的掌控感和自尊感的形成以及自信、勇敢、独立等品质的培养。

除了帮助孩子建立自尊,父亲还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价值感。父亲除了需要在孩子心中树立必要的权威,还需要格外注意多给孩子一些正面评价和鼓励,让孩子能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接纳和欣赏。心理学研究表明,母亲往往在安全感的给予方面比父亲更重要,而在对孩子的肯定和认同方面,父亲的重要性要大于母亲。

如果将孩子的成长比作一条既有风景又有风险的道路,那么父亲的爱就像这条路上的一盏明灯,为孩子指明方向,给孩子勇气和力量,也一路陪伴孩子勇敢前行。时光飞逝,孩子的成长不会重来,愿每一位父亲都能投入时间、精力和智慧陪伴与教导孩子,承担起父亲的责任,不留下人生的遗憾。

据《中国教育报》

2023-09-12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8651.html 1 父亲不缺席 人生不留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