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 张颖

丰收齐鲁地,村村有好戏。

9月21日,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东主场活动在我市中华葫芦文化园举办,聚焦“庆丰收 促和美”主题,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大戏”上演。这也是我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整体宣推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戏”字本源来说,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为古代宫中的残酷娱乐,让奴隶在鼓号声中与虎豹猛兽搏斗,后引申为有鼓乐伴奏的舞台表演,又引申为逗乐、开玩笑、娱乐。从这一点出发,“村村有好戏”的基础在于有让人高兴的事、开心的事。丰收作为满足天下百姓温饱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成为我们追求的第一目标。在这方面,我市已经多年连续收获丰收的果实,今后还要积极向“吨半粮”的目标迈进。

“庆丰收 促和美”只是“村村有好戏”的开始,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除了产业兴旺“有好戏”外,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要“有好戏”。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普通群众得到了极大实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让大家有了更多精力和经济实力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来。我们要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的号召,常态化开展各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形式丰富、种类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村民多层次、多元化文化需求,走出一条适应时代要求、顺应百姓期盼、具有聊城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是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也是加快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要让农村群众真正过好日子,不光得“富口袋”,还得“富脑袋”,在努力推进产业兴旺发达、环境优美宜居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村民提供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让我们夯基础、谋长远,展示乡村新风貌,传播乡村正能量。

期待更多的“好戏”登场!

2023-09-2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9494.html 1 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