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以开放的胸襟办盛会

□ 郝凯

聊城正以开放的胸襟,办开放的盛会。

10月15日,市第三届运动会在聊城体育场开幕;10月14日至16日,第十五届中国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在东昌府区中华葫芦文化园举办。

市第三届运动会是聊城以开放、自信的姿态,对健康事业的一次检阅,是一股激励人心的精神赋能。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的“精神文化属性”,激励我们以饱满的精气神、昂扬的风貌、坚强的品格去干事创业。葫芦文化艺术节则是在开放中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创造的是更贴近需求、更注重体验、更适应时代的新文化体验。在聊城这片热土上举办的两大展会,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物理时空上的汇聚,更多的是源于化学意义上的融合,通过打开胸襟,提高开放水平,搭建起勇于争先、敢于创新的舞台,在促进文体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上打造了“聊城样板”。

无论是今年春天举办的聊城市首届环东昌湖半程马拉松赛,抑或是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亮点纷呈的聊城展台,还是在家门口举办的“市运会”“葫芦文化艺术节”,都给聊城的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不少有益的启示。以开放的胸襟办盛会,无论是城市旅游的综合体验感,还是文创产品的独特性,以及全民体育健康事业的创新等,都有不少成功案例,也让聊城文旅产业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

以开放的胸襟办盛会,首先要主动走出去,善于从其他城市的发展中“取经”。前不久,我市组队赴西安等地考察文化和旅游的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聊城实际进行创新,努力打造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加宜居的城市。可以预期,聊城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必将为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创设更为优越的条件,也必将激发出新的活力。

以开放的胸襟办盛会,还要“迎进来”,为人才培养和引进创造更好的条件。一个城市的文旅产业发展关键靠人才。人才怎么来?如果缺少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那就很难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青年兴聊”工程,打响“青聊有约”品牌,出台了一大批惠青政策,推动聊城和青年在“双向奔赴”中共成长。我市一些地方加强对文旅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已取得一定效果,一方面是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是具有创意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增多。事实上,只有具有特色的文旅项目和产品形成更大的市场效应,才能不断推进聊城文旅产业走上新台阶。

时代在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一个新导向,又是一种新动力,聊城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正打开胸襟,更为自信也更加包容,借各种盛会盘活丰厚的文旅资源。当文化有了旅游作为载体,当旅游有了文化作为内涵,文化和旅游就共同找到了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

2023-10-17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0077.html 1 以开放的胸襟办盛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