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虽有遗憾,更多的是感恩”

——黄玉新的寻亲路

黄吉利烈士画像(黄玉新供图)

本报记者 王军豪

9月15日当天,黄玉新和沙窝镇民政所前两任所长以及现任所长都取得了联系。

遗憾的是,由于陵园多次整修,关于那三块烈士墓碑的下落依然没有有价值的线索。

其间,黄玉新还了解到,十多年前,谢姓烈士的后人迁走了烈士遗骨。那么找到谢姓烈士的后人,是不是就能找到有关伯父的线索呢?

汪蔚告诉黄玉新,其妻兄曾与谢姓烈士的后人有过联系,然而妻兄几年前因心脏病去世,之后就与对方失去了联系。

在谢姓烈士后人迁走烈士遗骨时,当时的民政所所长也记下了对方的联系方式,但由于时间过久,加上工作变动,其联系方式也无法再找到了。

其实,黄玉新心里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做DNA鉴定,但是,他不忍打扰那些已经安息的英魂。

“伯父的埋骨之地,从一个县城到一个烈士陵园,再到几块墓碑,我们已经很满意了。”黄玉新说。他回去后,对家人,尤其是对堂姐,也算有了交代。

事已至此,黄玉新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感恩。“感谢在新县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那样的淳朴善良,毫无保留地帮助我这个外地人,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老区人民的热情。”黄玉新说,“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我才能找到伯父的埋骨之处。”

黄玉新买来花圈、水果和酒,摆在沙窝镇烈士陵园第一排无名烈士墓碑正中央,祭奠伯父黄吉利。

祭奠时,黄玉新跪在烈士墓碑前,悲从中来,失声痛哭,他一遍一遍地说:“大爷,对不起,我来晚了。”

而后,黄玉新从陵园取了一些土壤,包好带走,作为纪念。黄吉利烈士牺牲在沙窝镇的土地上,这抔土,是黄玉新一家人的念想。

9月16日上午,黄玉新第三次来到沙窝镇,告别伯父战斗和牺牲的这片土地。

沙窝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给黄玉新出具了从陵园取走土壤作为纪念的书面证明,证明黄玉新寻找烈士的过程和结论。

回家后,黄玉新又开始了一项新任务——找专业人士给伯父画像。“俺大爷走时一张照片也没留下,但是家里的长辈还记得他当年的长相。”黄玉新说,给伯父画一张像,就是给后辈留下宝贵的记忆。

而今,黄吉利的画像已经完成,家里的长辈对黄玉新说:“真像!”

黄玉新说,他还有一个愿望,能在老家的烈士陵园为伯父立一块墓碑。

英雄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汤汤大河畔,东阿英雄辈出。

1949年5月,东阿籍烈士黄吉利长眠于大别山腹地。

2023年9月,黄玉新从老家来到大别山,祭奠离家77年的伯父。

2023-10-19 ——黄玉新的寻亲路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0222.html 1 “虽有遗憾,更多的是感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