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黄河渡船往事

□ 张福禄

“伙伴哪,睁开眼!舵手哪,把住腕!当心哪,别偷懒!拼命哪,莫胆寒!”当听到《黄河船夫曲》这浑厚的歌声,我便会想起黄河中的渡船,想起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

渡船,是在没有桥梁的河道上渡河的唯一工具。黄河渡船,是沿黄群众在黄河浪尖上行走的“脚印”,是滔滔黄河上的一道风景,为人民群众隔河种地、两岸往来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20世纪80年代之前,黄河浮桥少,黄河大桥更少,渡船便成了连接两岸群众生产、贸易、运输、走亲访友、赶集上店的“方便船”。当时的船只大多是铁壳船,采用柴油机做动力。大型的运输船只长十几米,宽六七米,主要运输诸如拖拉机、拉货的排子车、沙石、石灰等货物。有一些大型的木质船上有高高的桅杆,风帆挂在桅杆顶上,每当大船渡河,船员将风帆一下放开,顿时风鼓满帆,大船便乘风向对岸驶去。大船对渡口码头要求高,黄河沿岸大型船只渡口隔几十公里或更远才有一处。

小渡船一般长不超过10米,最宽处3米左右,采用小型柴油机做动力,是沿河乡亲相互来往、进行农业生产的首选。小渡船所载车辆只限于自行车、摩托车或不载重的农用排子车,以及牛马等牲口。它对渡口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河岸边有路,群众上下船方便就可以。

在沿堤村庄附近河道中,小渡口很多,平时一般是一只船往返,繁忙时两岸船只对开。艄公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就操起舵把,接送两岸的群众过河,赶上对岸有集市时,他们会提前开船。

黄河管理部门职工和渡船艄公一般都很熟悉,因为渡口多靠近险工位置,船只一般锚定在险工根石上。职工在工程管理的休息时间,会和等待顾客的艄公聊天。黄河渡船,当时也是黄河管理部门职工在汛期前后到对岸测量滩区时乘坐的渡河工具。每逢职工们手拿量尺、记录本来到渡口,艄公们总是热情招呼:“测量去啊,咱开船!”即使船上过河的客人很少,艄公也会马上发动机器开船。当职工们测量完毕,如果船在对岸,只要朝对岸喊上一声:“过河了——”艄公们会立即驾船把职工们接过来,而且分文不取。

黄河涨水时,奔腾的黄河水犹如千万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在河道中咆哮、碰撞,把小船颠来簸去。艄公们大多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是坐在船上,听着嘹亮的黄河号子、看着父辈们奋力扳船的身影成长起来的人。他们了解黄河、熟悉黄河,胆大心细,即使在大风大浪中,驾驶船只也是有惊无险。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陆续出台,黄河上开始架设浮桥,而且越来越多,黄河大桥也在增加,过河更加方便和安全,渡船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2023-10-19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0224.html 1 黄河渡船往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