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家长

口述: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王秀珍

采访整理:鞠圣娇

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父母跟孩子交流本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很多父母,尤其是家里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什么话都不跟父母说,即便是父母看出来孩子心里有事,直接问孩子,孩子也不回答。

很多父母害怕自己无法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无法更好地教育孩子。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代表孩子长大了。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觉得不再需要事事跟父母交流。青春期的孩子也有很多迷茫、困惑,想要分享,需要倾听。可他们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跟父母交流会引来很多批评、误会,所以不愿向父母吐露心声。

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跟孩子交流?我认为,最基本的原则是“少做评价”,在孩子还没讲完或者还有情绪时,父母不进行评价。换位思考,当我们很委屈,想跟亲近的人沟通内心的想法时,我们期待对方给予心理支持,如果对方喋喋不休地评价,我们会更加生气,甚至跟对方吵起来,以后也不再愿意跟对方分享内心的想法。孩子也是一样,他们跟父母交流时,不一定是要得到正确的解决办法,可能只是想说出来,父母只需要倾听,适当给予理解和安慰。

下面,我讲几种倾听方式,供家长参考。

第一,默默倾听。家长听孩子讲话时,保持沉默,可以让孩子放松心情。

第二,简单反馈。这包括身体的动作和口头语言,如点头、身体前倾、微笑、皱眉以及其他身体动作,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还可以有些口头暗示,如“怎么样”“真的”“我懂”等,也能表示你愿意听他继续说下去。

第三,鼓励式倾听。在倾听时,用言语鼓励孩子,比如“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能不能详细告诉我整个事情的经过”……这些话会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依旧不能评价孩子说的话,要让孩子自由地说出问题,孩子只有感到被尊重时,才愿意吐露心声。

第四,共情式倾听。这是一种更有用的语言应变技巧,也是心理咨询师常用的方式。家长不仅要听孩子说,还要解读、总结孩子所说的内容,再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这种方式,能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真实感觉并将其表达出来,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而且他们会再次思考这件事,主动寻找解决办法,进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家长以孩子为中心,全情投入到与孩子的对话中。

2023-10-20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0275.html 1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家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