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么多人需要,内心很满足”
本报记者 鞠圣娇
2月4日下午6点,张宇打开家门,5岁的儿子琪琪第一时间冲上来抱住他。张宇抱了抱儿子,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张宇是鲁西骨科医院创伤骨科的一名主治医师,这个春节,除了除夕下午和初一在家休息,其他时间他都在岗,忙碌着收治意外伤、车祸伤的患者。
张宇是四川成都人,2013年他到鲁西骨科医院工作,妻子郭玉玺是他的大学同学。两人在聊城安家后,张宇逐渐适应了聊城的气候和各种习俗,还喜欢上了羊汤、吊炉烧饼等聊城美食。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张宇只有过年时才能休探亲假,但因为疫情,他自2020年春节从成都返回聊城后,就没再回过老家。作为独生子的他,尽管十分想念父母,却选择坚守岗位,通过视频给父母拜了年。
“想家吗?”面对这个问题,张宇说:“选择当医生,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这些年,张宇将“责任”二字放在心间,面对患者,他将病情、注意事项等讲得清清楚楚,不论何时,只要患者打电话来咨询问题或希望他到医院帮忙拆线、换药,他都尽量满足。
采访期间,有位患者给张宇打来电话说,通过微信发给了他片子,希望张宇帮忙看看,“结合病情和片子,初步考虑您这是骨性关节炎,建议先保守治疗。如果效果不理想,再来医院,我们根据您的情况对症治疗。”张宇讲得很仔细。“这是我的一个患者家属,当时她陪老人到医院看病,自己也腿疼,考虑到她不方便来聊城,我就让她拍了片子给我发过来。”张宇笑了笑,“这样患者不用来回跑了,方便一些。”正是因为这份付出,张宇收获了不少“粉丝”,许多患者专门找他看病。
“不能回家,但被这么多人需要,内心很满足。”张宇说,远在四川的父母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叮嘱他要做个好医生,“科室同事们也都很照顾我,以前我回家他们都要多上班,现在我多上班,让他们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