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助一名“重量级”孕妇顺利生产
专家提醒:备孕怀孕期间需合理控制体重
本报讯(鞠圣娇)12月13日,市民刘琴(化名)从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院区出院了,她通过剖宫产迎来第二个宝宝。为刘琴实施剖宫产术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这是刘琴短时间内的第二次剖宫产术,而且她还是一名“重量级”产妇,产前体重达到142公斤。
怀孕36+3周时,刘琴因为下腹紧缩入院。怀孕前,刘琴的体重为127公斤,孕期体重增长了15公斤。虽然刘琴没有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但麻醉、手术对她来说都带有风险,而且,她于2022年刚进行过一次剖宫产术。医护人员经过仔细评估、详细沟通,决定再次为她实施剖宫产术。
为刘琴实施剖宫产术,第一道难关就是麻醉。因为常规剖宫产术采用椎管内麻醉,麻醉医师使用穿刺针将麻醉药液注入人体腰背部的脊柱椎管内,但刘琴腰背部的脂肪层太厚,医师无法摸到她的脊椎间隙,而且标准的硬膜外穿刺针只有8厘米长。副主任医师戚建伟凭借多年经验,仔细寻找穿刺点,做到了一针穿刺成功。
剖宫产术由该院妇女儿童院区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白冰华主刀。术中,白冰华发现刘琴肚子上的脂肪层厚达8厘米,术野暴露困难,易造成胎头娩出困难。白冰华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多年的经验,一次成功娩出胎头。为避免刘琴的腹部切口出现并发症,白冰华在她的皮下脂肪层放置了引流管。术后,根据刘琴身体较胖的实际,白冰华还采用了其他促进切口愈合、预防血栓的措施。
“刘琴很幸运,她没有因为肥胖而出现妊娠期并发症。我们提倡女性在备孕、怀孕期间要控制体重。”白冰华说,肥胖对于妊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能造成流产,还可能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巨大儿等不良妊娠后果,巨大儿成年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
“有的女性一发现怀孕,就开始拼命补充营养,唯恐耽误胎儿的正常发育,但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孕妇虽然要吃得有营养,但也要控制体重。”白冰华说,怀孕后体重增长的正常范围,可以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来判断,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孕期体重的增长范围为5—9公斤,如果BMI值高于28即为肥胖。要想在孕期把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准妈妈们需要均衡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还要注意适当运动。必要时,可以向专业医师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