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骗子手中帮老人“抢回”20万元
本报记者 赵艳君
12月14日下午1时许,田纪康和同事耿胜彬赶往一位老人家中时,天空正飘着鹅毛大雪。在确定老人不会再上当受骗,并一再向老人普及防诈知识后,他们才冒着风雪离开。
田纪康,阳谷县公安局郭屯派出所指导员。几天前,他成功劝阻一起投资理财类电信诈骗,从骗子手中“抢回”20万元。这20万元,正是那位老人辛苦积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
事情是这样的。
12月11日,正在值班的田纪康接辖区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求助电话称,营业厅内有位前来办理业务的老人,执意要提高银行卡网银转账额度,并要求即时到账。见老人面色异常,工作人员遂报警求助。
了解情况后,田纪康和同事耿胜彬急忙赶往现场,路上和银行工作人员保持联系,请求他们尽最大努力说服老人停止操作。
“赶到现场后,那位老人还在尝试给对方转账,并满脸焦急地向工作人员询问,为什么一直显示转账失败。”田纪康说,见老人无法说清转账去向,他拿过老人的手机,只看了一眼那个“聊天软件”,便确定老人正遭遇电信诈骗。
接着,他们将老人带到派出所“电诈唤醒室”,耐心听老人讲述了经过。
几天前,这位老人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自己手里有个高收益投资项目。最初,老人并没有相信对方的说辞,但耐不住对方的劝说,最后答应尝试一下。
就这样,老人先是添加了对方微信,进入一个微信群,并按对方要求下载了聊天软件和投资理财类App。紧接着,老人先后投入100元、200元、300元后,分别收回180元、300元、500元。见收益如此之高,并能迅速到账,老人动心了,尤其是看到微信群不时有人“报喜”称挣大钱后,他完全相信了对方。
“结果,老人再次投入1万元之后,对方称由于他操作失误,本金及收益都无法提现,必须加大投资额度,才能成功提现。”田纪康说,老人赶紧跑到银行要求提高转账额度,并准备按照对方要求,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单独操作。
“多亏银行工作人员反应机敏,发现了老人的异常,并及时跟我们取得联系。不然,老人银行卡中的20万元养老钱就保不住了。”田纪康说,这种投资理财类诈骗手法并不新鲜,但依然有人因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你看中的是收益,他们盯上的却是你的本金。”
了解清楚老人上当受骗的经过后,田纪康拿过老人的手机,在涉诈聊天软件中向“客服”表明身份,并拍了一张自己身着警服的照片发给对方,对方瞬间将老人拉黑,迅速失联。
这个过程中,老人一直在“自责”,说提现失败完全是自己操作失误造成的。听到老人的自言自语,田纪康又气又急。他又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给老人讲解此类诈骗手法的特征,以及身边遭遇投资理财类诈骗的真实案例,直到老人真正醒悟后,他们才将其送回家中。
“虽然老人已经意识到被骗,但这两天,我们还是有点不放心。所以,才又一次上门,再给他讲讲反诈知识。”田纪康笑着说,老人得知民警担心他再次受骗而来访时,深受感动,同时向两位民警的及时劝阻表示感谢,并保证再也不给陌生人转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