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读书可抵岁月长

◇ 于春林

如今,我已过了不惑之年,对世间万物的得失看得不那么重了,唯对读书情有独钟。闲暇时如果不读书,我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书籍成了我的精神寄托。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读书是为了获得渊博的知识,从而培养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我读书,是为了远离尘嚣,保持平和的心态。

为了能读到喜欢的书,我除了自己买书外,还会要求家人在我生日时送一本书作为礼物,凡是能得到书的机会,我都不会放过。

时间久了,书架上的书多了起来,能放书的地方也变得狭小了。妻子跟我说:“年龄一年比一年大了,好好享受生活吧,不要再费脑力读书了。”我对妻子说:“经常用脑,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妻子撇了撇嘴,不再说什么。

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前段时间,我们住进了大房子,我特意布置了一间书房。我像鱼儿般畅游在书籍的海洋里,快乐自在。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籍伴我迎来一个个充满希望的早晨,送走一片片温馨的晚霞,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有人说,读书让人一生受益,书籍的力量让人难以忘怀。书,让我变得丰富了,让我懂得了返璞归真的道理。有时,我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沏上一杯清茶,手捧一本好书,在字里行间,寻找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浮躁的心变得安然恬静。

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认识到了生命的尊严以及尊重自然的意义;读杨志军的《雪山大地》,我看到了藏族人民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和信仰;读王安忆的《长恨歌》,我明白了如何追求幸福。

几行文字,一段情感,我在书中一次次与世界畅谈、与自然邂逅,在美妙的画卷上留下浪漫的遐想,孤寂的心得到了慰藉。

当下,人们更热衷于碎片化阅读,但我觉得,有纸质书相伴,生活才有滋味,人生才会充实。

2024-01-03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3830.html 1 读书可抵岁月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