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 于春林

一天,我与妻子去早市买东西,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跟母亲赶集的情景。

农村赶集有二四五、三六九之分。我们村每逢初三、十三、二十三就是赶集的日子。那个年代,农村除了过年,平时是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于是,人们就把赶集看作一件盛事。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妇,赶集时总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上好看的衣服,戴上漂亮的首饰,感觉很有面子。小孩子争抢着跟妈妈一起去赶集,如果妈妈手头宽裕,就给孩子买点好吃的,孩子乐得合不拢嘴,像跟屁虫一样在妈妈身后跑;如果妈妈钱不够,孩子就扯着妈妈的衣角,哭闹着要买好吃的东西。

我每次跟母亲赶集时,母亲都挎着一个篮子,篮子上盖着一块布,那时我并不知道那块布有什么用。到了集上,我习惯性地找糖果摊儿。糖果对于农村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平时,哪家的孩子如果敢向母亲要糖果吃,准得招来母亲的斥责。

我的母亲总是偷偷花几分钱买几块糖给我吃,我得意地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惹得他们哭闹着买糖吃。这时母亲总是打我一下,告诉我以后不许再张扬了。

集市上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集市上叫卖声、讨价声、欢笑声不绝于耳,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母亲专挑便宜的、实用的东西买,有时遇到不称心的,索性就空手而归。但每次赶集时,母亲都用布把篮子遮得严严实实。长大后我才知道,母亲是怕别人笑话我们家穷。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母亲早已离世,我再也没有赶过大集,无论二四五还是三六九,我都不再关注。但赶集的往事总是历历在目,仿佛一幅风俗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2024-01-30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5143.html 1 赶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