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顾 守正创新
——莘县东鲁学校构建小学生读写结合序列化训练新样态
□ 邹萌萌
莘县东鲁学校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总遵循,坚持“问题即课题”的工作思路,聚焦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落实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业质量评价,深研“小学阅读与习作序列化的实践研究”课题,梳理课本语文元素内在逻辑关系,以课标为标准,以课本为根本,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小学生阅读与习作相融合。学校融合建构主义和脑科学,逐步深化提升,盯目标、定重点、破难点、分层级、有步骤、呈方法,积极探索小学阅读和习作教学体系,建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衔接教学架构。
在“小学阅读与习作序列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统领下,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聚焦单元习作目标,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语文教材和单元主题阅读文本为载体,围绕“阅读为表达服务”这一主题进行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重视阅读链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落实课程标准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任务,用单元习作检验学生阅读的内化效果,强化阅读的目标性和实用性,着力拓展阅读外延,进行随文练笔,让学生遵从内心,表达想法和情感,分析研判学生阅读状态,指导下一步阅读教学,形成读写结合训练的闭环运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系列文本的阅读,使学生积累了素材,拓展了阅读,学习了习作方法,推进学生语文素养取得全面发展。
习作课上,师生共同聚焦单元习作教学目标,从立意、中心、选材、构思等方面给予学生方向性指导,帮助学生搭建习作框架,提供必要的写前指导,减弱或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要求学生限时成文。完成作文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灵活多样的评改,最终由教师对作文进行等级评定。
在修改提升课时,教师围绕作文目标及学生作文水平确定具体修改目标,引领学生读文、看篇、找病(优)点,让学生学有例子、改有方法。“师生共评改”“小组合作改”“学生自主改”,指导与评改同时进行,当堂落实,在合作探究中完成对作文的修改提升。教师课堂指导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原则,从低段到高段的每一篇习作都制定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体验写文、修文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从而爱上习作。
学校多次召开读写结合研讨会,在继承中创新,做到实践与研究同步、调整与完善并行。学校多次邀请县教学研究室相关人员和省市县名师到校指导,博采众长,聚力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关注学生习作习惯养成、思维模式培养、习作技巧与创意表达结合等,建立阅读与习作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莘县东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