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本书去旅行
◎ 岳新敏
每次外出旅行,我都喜欢带本书,多年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静静地翻看着书中的故事,不被周围的喧嚣所打扰,眼睛累了,就望望远处的白云与青山。
记得2008年去杭州旅行,坐了4个小时火车,我带了一本雪小禅的散文集。书中的文字如雪小禅这个名字一样,充满灵性,雅致唯美。至今记得她书中的“银碗里盛雪”,多么美的比喻;“三杯上马去”,多么美妙的境界。对于深秋,她说,霜降以后,枫叶红起来,赴死一样的红,像爱上一个人,连命也不要了;对于冬天,她说,冬天是一家人围着火锅看雪,是靠近温暖的人和事情,是三五好友秉烛夜谈,是雪天读好书、冷天喝热茶。我那时候年轻,特别喜欢这个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灵魂里带着香气、优雅到极致的女子,也特别喜欢她的文章,有很强烈的治愈感。现在想想,当时之所以喜欢她的文章,是因为她的文字触及到我的灵魂深处,写出了我的心声,敢爱敢恨,无所畏惧,一直勇敢向前冲。
2010年夏天,我去上海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需要从济南乘坐一个小时的飞机。我带了一本书上飞机,刘若英写的,印象中书名好像叫《我想跟你走》。我很少追星,但是对于有才华的明星,还是特别喜欢的。刘若英是一名歌手,还是一名演员。她人淡如菊、才华横溢,浑身散发着知性、优雅的气息。她的散文字字珠玑、情感真挚。她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击中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引发了我的情感共鸣。在这一个小时的旅程中,我都沉浸在她的文字里,甚至都觉得旅程太过短暂。
2015年,我们一家三口坐火车去厦门鼓浪屿游玩。孩子睡着后,我拿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书读了起来。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将一个女孩从13岁到31岁的心路历程刻画得淋漓尽致。爱一个人将近20年,却将这份爱情默默藏匿于心底,这是多么难以理解的爱。
2018年,我们全家自驾游去威海。我带了一本付秀莹的长篇小说《陌上》,用来在漫长的旅途中打发时间。小说以华北平原一个村庄为背景,采用散点透视的笔法,试图勾勒一幅乡土中国的精神地图。作者真实地叙述了乡村老百姓过日子的常态,让人读后觉得那么朴实自然。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旅行中,我已经习惯了带本书,它能让我的心静下来。陌生的城市、无聊的旅途,因为有了一本书而变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