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哨声声
◎ 连永生
窗外传来柳哨的声音,一声一声,萦绕耳畔,直抵心间,唤起了我童年做柳哨的往事。
清明节前后是做柳哨的最佳时节。这时候的柳条很嫩,柳皮和柳骨之间好像抹了一层润滑油似的,只需稍稍一拧就分开了。一到清明节前后,我和小伙伴们就欢呼着、雀跃着一头扎进村头的树林里,做柳哨、吹柳哨。
树林里的旱柳高大粗壮,一枝枝柳条就像一条条绿色丝带,随风摇曳着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迫不及待地脱掉鞋子,撸起袖子,勒紧裤腰带,往手心吐口唾沫,深吸一口气,双手用力抱住树干,两脚一蹬,身子猛地往上一蹿,敏捷地爬上树。有时候,胳膊会被粗糙的树皮刮出几道血痕,火辣辣地疼,但我们不放弃,咬紧牙关继续往上爬。爬上树之后,我们或站在树干上,或趴在树杈上,一边折柳条,一边扯着嗓子唱:“柳条青、柳条弯,柳条垂在小河边,折枝柳条做柳哨,吹支小曲唱春天……”
看着地下的柳条已堆成了一座小山,我们就溜下来开始做柳哨。先截取一段筷子粗细、光滑无节的柳条,将柳叶撸净,再用一只手捏住,另一只手用巧劲儿一点点地从上往下拧。着力不可过猛,应均匀轻缓,这样才不至于把脆嫩的柳皮拧烂。等柳皮与柳骨完全脱离,用牙咬住柳骨的一端,轻轻一拽,带着丝丝甜味、光滑洁白的柳骨便缓缓脱离了树皮,只剩下一截“哨筒”留在手中。接下来,用小刀把“哨筒”裁成合适的长度,再将两头修剪整齐,把稍粗的一头捏成鸭嘴状,慢慢刮掉长约半厘米的外皮,露出里面翠绿色的嫩皮,一个精致的柳哨就做好了。将柳哨放在嘴里一吹,一丝青涩的味道流转舌尖,悠扬的哨声和着燕子的呢喃、溪水的叮咚声在村头的上空回荡。
等我们兜里再也塞不进去柳哨的时候,就比赛吹柳哨,看谁吹得最好听。有的小伙伴拿出一个火柴棒长短的柳哨,衔在嘴里轻轻一吹,清脆悦耳的哨声就会响彻我们的耳畔,如戏中青衣的浅唱低吟;有的小伙伴喜欢吹粗长的柳哨,深吸一口气,鼓圆腮帮,用力一吹,低沉浑厚的声音缓缓发出,似舞台上忠臣良将的长啸;手巧的小伙伴,拿出一个剜着几个小孔的柳哨,带着胜利的喜悦,眯起眼睛,像唢呐手一样,用手指肚压住小孔,手指随意抬动,居然能吹奏出多种音调;还有的小伙伴觉得吹一个不过瘾,干脆将几个柳哨并排放在嘴里一起吹,或者大的套小的一起吹……吹上半天,我们累得不行,两个腮帮子酸疼,脸都仿佛大了一圈,满嘴都是柳汁的味道。
柳哨声声,此起彼伏,给我们单调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限快乐,同时也唤醒了潜藏在我们体内的“野性”。我们折一根柳树杈当“冲锋枪”,用柳条编一顶“军帽”戴在头上,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战士,吹着柳哨,在树林里、村庄里,在明媚的春光里,你追我赶,所到之处鸡飞狗跳。
如今,柳哨声又在我的耳畔响起,而我已不再年少。但我依然怀念童年的春天,怀念柳哨伴我度过的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