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一城湖·文韵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香脆洋姜

◎ 孙利

洋姜这种植物是从外国传过来的,因其块茎长得疙疙瘩瘩酷似生姜,因此人们习惯称它为洋姜。

洋姜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高,房前屋后、地头渠边等很多地方都能种植。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地头上种着一片洋姜,每年冬天到了农闲时节,爸爸才会想起它们,于是,便扛起锄头去挖。妈妈和我挎上箩筐紧随其后,一路欢声笑语来到洋姜地。爸爸一只手抓住洋姜秸秆,另一只手拿起锄头使劲刨下去,再一提一抖搂,一串串洋姜便暴露在阳光之下。

洋姜的思想是自由的,天马行空,想怎么长就怎么长,其没有规则的形状就证明了这一点。有的像骆驼、兔子、公鸡、骏马,还有的像小人、高山、大树。我一边摘洋姜,一边挑好看的偷偷塞进口袋,妈妈则用小耙子在土里不断地翻找,争取一个不落地将它们带回家。

回到家,妈妈把洋姜清洗干净,摆放在竹筐里晾晒。走在街头巷尾,你会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晾晒着洋姜,一块块洋姜像一个个光屁股的娃娃,可爱极了,给寡淡的冬日生活增添了不少趣味。

晴朗的天气,切洋姜便成了妈妈最紧要的事情。案板上鲜嫩的洋姜在妈妈上下翻飞的刀下发出清脆的声音,继而变成一片片薄片。不一会儿,妈妈的额头上冒出细汗,冬日暖阳将她的身影罩在斑驳的光影里,成为我回忆中最温暖的影像。

妈妈将切好的洋姜放入一个大盆里,撒上细盐、姜末,再加入适量的白糖、醋,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装入坛子,放在阴凉处保存。十天半个月后,嘎嘣脆的洋姜就成为我们口中的美味。

小时候,很少有零食吃,于是家中腌制的洋姜便成了我们的解馋之物。上学前,我偷偷打开坛盖,掏出几片洋姜,咯吱咯吱嚼一路,剩下的会和小伙伴们互相交换,在几乎相同的味道中嚼出那种不易察觉的别样享受。

上了中学,每次回家,妈妈都会准备一瓶腌制好的洋姜让我带到学校。到了晚上,我们几个舍友就开始嘎嘣嘎嘣嚼着,享受着家的味道。

如今,很少再有人种植洋姜了,再加上市场上萝卜干、酱瓜等各种酱菜应有尽有,腌洋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餐桌。但是每年,家里人还是会购买一些洋姜腌制起来,作为餐前的开胃小菜。

一天早晨,一位同样离开家乡多年的朋友对我说,他现在每个礼拜都要去一个饭馆一次或者几次,喝碗小米稀饭,再要上一碟腌洋姜,在细嚼慢品中回味家乡的味道。

2024-03-29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7920.html 1 香脆洋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