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录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o

家乡婚事风俗

聊城一位市民的婚礼(1952年9月1日摄)。摘自《聊城图片百年》

□ 李学贵

我的家乡郑家镇地处聊城市东昌府区西南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家乡的婚俗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那时候,人们的思想相对保守,青年男女自由谈恋爱的很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主要靠媒妁之言。在媒人的撮合下,一对青年男女初次见面,往往由双方家长和媒人共同陪着,于乡间小路或是偏僻的地方碰头说上几句话。若是双方合意,青年男子还要在适当时间接受女方七大姑、八大姨的共同过目,过目合格之后才能在媒人的带领下,去女方家中正式见面。男女二人深入交谈后,若感觉谈得来,男子则当场拿出数千元订婚礼金放在桌上。当时不兴在酒店举行订婚仪式,女方收下订婚礼金的当天,男方要在自己家中大摆酒席,宴请媒人和院里的长辈,酒桌上大家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

正式订婚后、结婚前的这段时间,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前夕,青年小伙都要用自行车驮着大块肉和其他礼品,去准岳父岳母家看望,美其名曰“下节礼”。每次“下节礼”,青年小伙都要与对象聊上一阵知心话,然后在女方家中美美地吃上一顿饭,并喝上一两杯白酒。小伙告别前,女方会留下一些礼品,但男方带去的大块肉绝不能留,因为这样的大件礼品属于“看和”,如果留下属于失礼,传出去会让别人笑话自家小气、贪便宜。

订婚之后,过个三年两载,男女双方就要考虑结婚的事情。这个时候一对准新人就会一起去照相馆拍摄两张结婚照,然后再去乡镇民政所办理结婚证。这两件事情办理完毕,青年男子的父亲就要专门带着礼品去女方家“会亲家”,商量双方孩子结婚时的具体事宜,比如接嫁妆男方需要安排几辆车去拉、结婚当天女方总共来多少人等。“会亲家”的时候,男女双方父亲不论年龄大小,一律尊称对方为兄长。一对亲家坐在一起客气有加,亲热无比。

“会亲家”之后,男方根据事先定好的日子,从本院找来一位挑担子的中年男子和一些青年小伙,一起去女方家拉嫁妆。中年男子需要肩挑扁担,扁担两端各悬挂一个竹筛子,以便从女方家挑回梳妆用的物品;青年小伙们则每人推一辆地排车,带着两根长麻绳,以备拉嫁妆之用。拉嫁妆的车队返回途中,常常引得人们驻足观看并成为谈论的焦点。记得1991年的冬天,村中一位叫阿强的年轻小伙,安排人去未婚妻家中拉嫁妆,女方陪送的嫁妆多,一共去了十六辆地排车。车队停在村中十字街头点燃鞭炮时,村民纷纷围拢上来,大家一边看着车上装载的组合家具、大衣橱、写字台、电视机以及五颜六色的新棉被,一边赞叹:“阿强有福,娶了个好媳妇!”

拉回嫁妆没几天,转眼间就到了结婚的日子。结婚前一天上午,男方家的窗玻璃上贴满各式各样的红窗花,大门和屋门正中间,齐刷刷贴上红字,门口两侧,全部张贴象征吉祥如意的红对联。当天下午,庭院内早早地支上灶、搭起锅,前来帮忙的一大堆人烩肉的烩肉、择菜的择菜、洗碗的洗碗。人们一边忙碌着,一边笑呵呵地谈天论地,整个农家小院充满了喜庆热闹的气氛。当天晚上,新郎官的母亲、婶子以及嫂子们,结伴来洞房内铺床,这些农家主妇按照家乡的习俗,边铺新被褥边唱吉利歌:“这个房盖得强,铺砖地粉白墙,夜明珠,照花梁,红绸子门帘三尺长。新人进新房,你撒栗子我铺床……栗子小枣撒得匀,当中撒个乌金盆,乌金盆里坐金人,子孙后代出贵人。”

结婚当天一大早,男方要安排本院中办事利落、见多识广的男女两人,各骑一辆新自行车去女方家接亲,新郎官不去。出门接亲之前,这二人每人要喝碗热气腾腾的挂面、吃个热乎乎的荷包蛋,并且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接亲路线从村庄的东边出、西边进,避免走回头路。接亲往返的途中,每逢遇到桥涵就要燃放一挂鞭炮,这叫“逢路开道,遇桥点炮”。新娘出嫁这天,要先让本院长嫂帮忙梳妆打扮,再用脚轻轻踩两下深色包袱里面备好的花糕,寓意“步步登高”。一切收拾停当之后,新娘在两位送亲女性和两位弟兄的陪伴下,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从娘家发嫁。临出屋门之前,新娘要一只脚迈出门槛,另一只脚留在门内,同时把长嫂用筷子夹到嘴边的出嫁面一口咬断咽进肚内,这叫“娘家、婆家各留一半,双方的日子都红火”。

接亲队伍回来之后,新郎新娘在农家庭院内举行婚礼。婚礼现场设在堂屋门外边,放置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面,摆放着两支燃烧的红蜡烛和六个果盘,六个果盘内盛放着五样物品,分别为两盘喜糖、一盘花生、一盘红枣、一盘板栗和一盘桂圆。那时没有红地毯、舞台、话筒和专业的婚礼主持人,典礼上不过是找本院中的一位长者简单说两句,其流程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和送入洞房,短短几分钟即结束。当时新娘思想较为保守,主持婚礼的人喊拜天地和拜高堂的时候,她还能稍微点一下头,可到夫妻对拜这个环节时,新娘子往往害羞,不好意思转身和新郎官互拜。如果遇到胆子稍大、思想较为开放的新娘子转身和新郎官互拜时,现场看热闹的人往往会发出善意的笑声,这笑声顷刻间惹得新娘子脸颊上“桃花朵朵开”。

那个年代,按照家乡习俗,新人结婚第二天和第三天,分别要“回门”和“圆饭”。所谓“回门”,就是新郎官在院中一位长者的陪伴下,用自行车驮着礼品,与新娘子一起去岳父岳母家登门拜谢。所谓“圆饭”,就是新娘子的爸妈,带着东西去男方家看亲家,并且接闺女回家住几天。“圆饭”这天,需要请专门的厨师掌勺做午饭。吃午饭时,新郎官在管事人员的引领下,来到岳父岳母就餐的八仙桌前,鞠躬致谢,感谢二老的光临和对妻子的养育之恩。等“圆饭”过后,整个婚事才算告一段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昔日接亲用的自行车早已被小轿车所取代,结婚照由当初的黑白合影变为了厚厚的影集,新娘的婚礼服饰亦由早年的普通裤褂更换为时尚的婚纱或秀禾。时代变迁,变化的是快捷的交通工具、热闹的结婚场景,不变的则是那份浓浓的甜蜜、红红的喜庆和长长久久的幸福。

(本版有些文字涉及方言,仅用其音)

2024-04-18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0328.html 1 家乡婚事风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