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傅氏宗祠大门楹联考释

□ 范景华

聊城东关街路北的傅斯年陈列馆,原为傅氏宗祠,傅氏

族人称为老家庙,即该家族祭祖之场所。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写有“傅氏宗祠”的巨匾,大门两侧是写有“版筑垣亭古 有德世泽长”的楹联。

上联意思是说,傅姓始祖傅说(音

yuè)古时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是一名建筑工,筑墙并修建亭子。商王武丁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可以辅佐他治理天下。第二天上朝时,仔细察看朝中大臣,皆无梦中之人。于是,武丁就让人依照梦中人的形象画了个像,派人到处寻找,终于在傅岩找到了。武丁一看果然是梦中之人,交谈甚欢,举说为相,天下大治。武丁赐姓为傅,这就是傅姓的来历。这一传说,《尚书·说命》与《史记·殷本纪》中皆有记载。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武状元李梦说,字肖岩,取名即源于这一历史典故。不少人将李梦说的名字写作李孟悦,字笑言,实则错矣。

下联是说,明代开国大将傅友德是他们的先人。“有德世泽长”中的“有”,为“友”的谐音字。查考《明史》可知,傅友德是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将军,封颍国公。他

与朱元璋是儿女亲家,朱元璋将自己心爱的女儿寿春公主嫁给了傅友德的儿子傅忠。但朱元璋并未放过傅友德,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将其赐死。世,世代;泽,恩泽、恩惠;长,久远。“有德”二字,语意双关,既避讳了先人的名字,又阐述了世间哲理,即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可以庇佑子孙后代长盛不衰。至于自傅友德至聊城“阁老傅”家族的始迁祖傅回有多少代,不详,有待考证。

1991年9月,首届傅斯年学术研讨会期间,数十位专家学者游览傅氏宗祠。其中,著名的专家学者王利器先生说:“我是来凭吊的!”王先生是傅斯年唯一的研究生。

2024-05-1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0468.html 1 傅氏宗祠大门楹联考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