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一口大刀立村头 一个故事穿时空

大刀高村村口矗立的大刀

介绍大刀来历的石碑

文/图 本报记者 孙克峰

一口高6米重180余公斤的大刀立于村头,是何等气魄?

这个真实的场景就出现在聊城开发区蒋官屯街道大刀高村,让人隐约猜到,这个村子一定与这口大刀有某种联系。

2月5日,记者来到该村看到,不时地有疾驰的车辆从大刀旁的公路上驶过,附近的健身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玩耍。大刀旁边的一块石碑记载了村子的来历:明洪武年间,高氏、孙氏自登州府迁此定居。因村西有座庙,庙里存有大刀一口,量重70余公斤,故命村名大刀高。

原来的那口大刀刀杆高3米,刀头长近1米,刀头间的铜盔直径约30厘米,带着龙蟠。村里83岁的付先生年轻时曾见过那口大刀,现在说起大刀的样子,他依然历历在目。

对于大刀的来历,付先生说,传说明洪武年间,黄河泛滥发大水,村中一片汪洋,等大水退去后,村里地势高的地方就露出了这口刀,众人惊叹不已,就把大刀供奉在了村西的庙里,村子遂以大刀命名。此后的500多年里,村民都视其为吉祥之物,大刀一直矗立在村头。1958年,大炼钢铁时,大刀被毁。自此以后,大刀高村空留威名,村人遗憾不已。直到2012年,大刀高村决定重铸大刀之魂,众人捐款重建了现在的这口大刀。

新建的大刀,高6米,重180余公斤,矗立在村口的一个亭子里,亭子上方写着“大刀高”三个大字,非常醒目。

71岁的孙克春介绍说,村里有1100多人,村名虽然叫大刀高,但以孙姓村民居多,辈分是金、立、连、克、庆、广、明、正、大、远,还有高姓、付姓村民等。

目前,村里建起了不少加工企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唯一不变的是那个绵远悠长的故事,穿越时空,留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

2022-02-22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258.html 1 一口大刀立村头 一个故事穿时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