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深处的父爱
● 周静
时光如梭,转眼间,那些熟悉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出了视线。直到有一天,尘封的记忆被打开,我才意识到,原来过去的一切从未远去。
那日,我们姐妹聚在一起,姐姐提议,把父亲的坟从老家迁到县城的墓地,她已打点好老家的一切,只剩选定迁坟的日子了。我听着姐姐的安排,不禁回想起与父亲度过的每一段时光。
记忆里,父亲是一个勤劳踏实的木匠。童年时期,我们住在农村大院里,院子中央时常摆放着父亲的工作台。父亲工作时,时常穿着棕色的毛衣坎肩,右耳上夹着一支铅笔。他弯着腰,在一个长方形的工具凳上刨着木头,刨两下就抬起来,眯着眼看是否刨平整了。之后,他拿起墨斗,“啪啪”两声,在木头上留下一条笔直的墨线。
随着刨子的滑动,一朵朵刨花喷吐而出,落到地上堆积起来,散发出阵阵木香。我和妹妹在刨花堆里跑来跑去,一边尽情地嗅着木头的香气,一边捡拾着完美的刨花。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家家孩子多、生活清贫。父亲下班回到家就拿起那些木工工具,埋头干活。父亲话少,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不是在锯木头,就是在打磨家具,总是忙忙碌碌。父亲手艺精湛,经常在工作之余制作橱柜、桌椅等家具拉到集市上卖,用卖家具的钱贴补家用。
母亲说:“父亲太疼爱你们了,他不舍得让你们吃苦,不辞辛苦地工作、加班,挣钱给你们买奶粉喝。你们的父亲用一双巧手撑起了这个家。”
衣橱、衣柜、书桌、板凳……我们家里的家具都是父亲亲手制作的。摇椅、秋千、陀螺……父亲还给我和妹妹制作了许多新奇的小玩具,让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欢乐。时至今日,母亲还保留着父亲制作的一个保健箱,箱子内的设计精细巧妙。
在我5岁那年,母亲陪着父亲去看病,回来时,父亲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骨瘦如柴,脸色惨白,精神萎靡,看着陌生了许多。我远远地站着,怯生生地看着他,他温和地冲着我微笑。
有一次,父亲让我扶他去厕所,走到厕所门口,他用干枯的手摸摸我的头,让我在厕所外面等他。我站在厕所门外,很担心他摔倒在里面。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我最后一次搀扶父亲。
父亲去世那年,我6岁,距今已40多年了。如今,我已步入中年,平日里很少再提及父亲。其实,每年清明节,我都会不自主地想起父亲,回想儿时父亲埋头做木工活的情景,回想我和妹妹在大院子里围着父亲欢快玩耍的情景。
父亲走了,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他的坚韧、勤劳,他的责任与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