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一城湖·文韵

捉知了龟

● 刘爱新

知了龟是蝉的幼虫,在聊城,它还有很多名字,如爬叉、神仙、知了猴等。

据说,知了龟要在地下生活三年之久,主要靠吸食树根的汁液生活。它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又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油炸后味道鲜美,很多人都爱吃。

“石磙转转,知了叫唤”,在每年夏至前后,知了龟便开始“露头”了。一场大雨后,是它们“出动”的大好时机。我小时候很喜欢知了龟。傍晚时分,我拿上小铲子,在大树周围仔细观察地上有没有小洞,如果小洞能越挖越大,里面十有八九藏着知了龟。不过,知了龟可不肯束手就擒,当我想用手指把它抠出来时,它会拼命后退,这时候,小铲子的用处就显现出来了。

到了晚上,捉知了龟的人就多了起来,树丛中闪烁着手电筒的光芒。捉知了龟的过程很刺激,当我看到知了龟在树上努力爬行时,心中会有抑制不住的喜悦,我小心翼翼地捉住它,再把它放进瓶子里,心里很是满足。

不过,我们村周围的树木不是很多,我每天只能捉约20只知了龟。第二天油炸后,家里每人只能吃上四五只,还没细细品尝就吃完了,很不过瘾。我常想:“要是有一天,能一次吃个够该多好啊!”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姑姑来奶奶家,说起捉知了龟的事,便对我说:“我们那边靠近公路,树多,你姑父每天能捉100多只,我们吃不完,要不你去我们那里住几天,让你好好解解馋。”我一听,马上答应了。

第二天,吃完早饭,我就去了姑姑家。到了姑姑家,家里没人,他们都去地里了。忽然,我发现她家饭桌上摆着一碗炸好的知了龟,我从没见过这么多知了龟,那诱人的香味挑战着我的味蕾,我拿了一只放进嘴里,真香!我吃了一只又一只,不一会儿,半碗知了龟下肚,可我意犹未尽,又吃了几只。

后来,看着所剩无几的美味,我心想:“还是给姑姑留点吧,要不她该说我没出息了。”可我又一想:“管她怎么说呢,放着美味不吃多遗憾啊。”就这样,一碗知了龟让我吃了个底朝天。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晚上,我都和姑父出去捉知了龟,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当然,那几天,我也大饱口福。

长大后,我捉知了龟的兴致降低了不少,再加上知了龟越来越难找,有时晚上出去转两三个小时才能捉七八只。近几年,我不再出去捉了,实在想吃就买一些。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随着人们无节制地捕捉,知了龟的数量逐渐变少,其价格也越来越高,从起初的两三角一只涨到现在的一元钱一只。以前上不了台面的炸金蝉也成了饭店里的一道招牌菜。

2024-07-0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3509.html 1 捉知了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