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鼓风机
□ 刘爱新
要问我家使用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的家用电器,非鼓风机莫属。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村刚通电不久,家里做饭用的风箱由于年久失修,不能再继续使用了。父亲就和爷爷商量着要买个鼓风机,听说它比风箱好用多了。
过了没几天,父亲去了一趟县城,带回来一个奇怪的东西,只见它长着一个圆圆的大脑袋,大脑袋下面还有一个圆筒状的长嘴巴。我们家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见,就好奇地围着它看。父亲把它稳稳地放在桌子上,插上电源,一摁开关,一股强大的气流从它的长嘴巴里吐出来。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鼓风机。
那些年,鼓风机可没少为我家作贡献,生火做饭时用它,烧煤取暖时也用它。有了它的帮助,原来微弱的小火苗像吃了兴奋剂似的长了精神,一下子蹿出老高,饭很快就做熟了。
我家的鼓风机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用途。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电风扇。在炎热的夏天,蒲扇扇来扇去都是热风,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大家还是汗流浃背。爷爷说,要不我们试试鼓风机,看它能不能代替电风扇用。于是爷爷把鼓风机拿来,换上慢档,家里人挨个在鼓风机的气流中“冲凉”,你别说,还真起作用,身上的汗不一会儿就被它吹跑了。就这样,鼓风机开始履行自己的第二职责,直到几年后家里买了电风扇后它才“光荣下岗”。
邻居们听说我家买了鼓风机,有时家里着急做饭就来借,特别是有的人家过红白事时,因为要准备很多饭菜,时间紧、任务重,这时候鼓风机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邻居们一边夸奖鼓风机好用,一边称赞我家每次都毫不吝啬地出借,这时候的鼓风机俨然成了增强邻里关系的纽带。
算起来,这个鼓风机在我家已经服役四十年了,其间也发生过不少故障,不过主要是导线和开关方面的,电机、风扇等关键部件几乎没有出过故障。我劝父亲说:“这个鼓风机用的时间太长了,要不换个新的吧。”父亲说:“你不知道,上次去修理店,维修师傅说咱家的鼓风机质量很好,现在新买的都不一定赶得上。”
近几年,村里通上了天然气,做饭和取暖基本用不到鼓风机了,只是偶尔能派上用场。但是,这个鼓风机被父亲宝贝似的精心保存着,它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承载了全家人的情感。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