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
——读梁晓声《独自走过悲喜》
○ 汪恒
当代都市人们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难免有焦虑、郁闷之时。
在《独自走过悲喜》这本书中,梁晓声写了自己70余年的经历和感悟。他谈孤独和压力,说成功与完满,话怀旧和喜悦;深邃与优雅相间、严肃与幽默同步、小情愫与大胸怀兼具,字里行间透射出他对人情世事的思考。他对苦难的书写,对亲情的描述,对小人物命运的关照,以及豁达、睿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照亮了很多人的人生之路。
“一天,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逼着母亲非立刻给买一支吸水笔不可。”“我却不管母亲好不好意思向邻居张口借钱,哭闹得更凶。母亲心烦了,打了我两巴掌。我赌气哭着跑出了家门……”在《独自走过悲喜》这本书中,梁晓声说,他想挣钱买钢笔,帮助在风雨中艰难行进的“陌生人”推车,最终发现拉车人竟是母亲——母亲直面生活中的苦难,让他感受到母亲的坚强。
对绝大多数而言,人生就是一堆责任。梁晓声的哥哥大半岁月是在精神病院度过的。他去看望哥哥时,哥哥说:“你跟我说的那件事,也是童话吧?”“什么事?”“就是,你保证过的,退休了要把我接出去,和我一起生活……”那是六七年前的事,不料哥哥始终记着。“其实,我晚年的打算从不曾改变——更老的我,与老态龙钟的哥哥相伴着走向人生的终点……”
故事不长,不过人间一趟。当“炒股热”刮到农村时,玉顺嫂拿着自家预备翻盖房子的钱委托别人炒股,结果钱几乎打了水漂。玉顺嫂被蒙在鼓里,沉浸在她那八万多元已涨到二十多万元的幸福中。临死前,玉顺嫂托人写下遗嘱,安排那子虚乌有的二十多万元。玉顺嫂的悲剧,成为万家灯火中记忆的背景和感情的纽带,或深或浅,影响着周围的世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秋风所至,人在节气变化之际最易感伤。这感伤不一定全是做作,但与那小草、小蝶相比,不是太自哀自怜吗?作者感激杨万里的诗,感激那些嫩嫩芊芊的小草和那一双美丽的小蝶,它们使作者明白:人的心灵,永远应以人自己的达观和乐观来关爱着才对。
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阅读此书,犹如开启了一段深入内心的旅程。它像一盏明灯,在漆黑的夜晚为大家照亮前行的路,让人在生活的波折中找到勇气和力量。低谷是变好的开始,哪怕是裂缝里透出的光,也要牢牢抓住,然后生出向阳而生的勇气。我们走进这红尘烟火,生命也随之变得丰富多彩,或悲或喜,或平淡或激荡,交融成我们与众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