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语音身份证”,从说方言开始
□ 张颖
“鲁A济南车,鲁B青岛的,鲁C淄博鲁D枣庄……”《山东车牌之歌》最近在互联网平台爆火出圈,通俗的歌词、随性的旋律,配上独特的山东口音,引得各地文旅纷纷跟进“玩梗”,也引起了网友们对山东话的持续关注:山东人为啥总爱说倒装句?山东人真的管QQ号叫“球球号”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塑造了生动鲜活的地方语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日常交流中越来越熟练地使用普通话甚至英语,对方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批方言词汇快速消失,一批方言词汇正在被普通话词汇、网络词汇取代,方言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消失的风险。
方言式微已经引起了人们关注,保护方言开始被提上日程,对方言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干预性研究传承的呼声日益高涨。杭州市滨和小学开设“小伢儿说杭州话”方言课程,武汉大学增加“方言与中国文化”选修课,山西太原修建方言博物馆,广东惠州招募方言研究人才,苏州、香港等地公交车以方言报站……这些做法堪称当地的新风景。在短视频平台上,方言电影、方言电视剧、方言说唱等层出不穷,赢得了许多人点赞,有的视频还成了现象级作品。B站视频“山东话对颜值的影响有多大”播放量超过200万,让人们感受到了方言的冲击力。
方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积淀,彰显着地方文化特色。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方言土语,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作家莫言在自己的小说中使用了大量高密方言,展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水浒传》中夹杂了许多山东方言的成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一回中,“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一个“紧”字正是山东方言表述,金圣叹批注说“写雪妙绝”。还有“黑地里”“在先”“消停”等方言的巧妙运用,不仅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无论是方言版电视剧、方言说唱还是方言小说等,对当地都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
方言是故乡的根,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相当于我们每个人的“语音身份证”。方言土语是血脉的传承,带有很强的地域性,是地方文化发展的“活化石”。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主要工具,讲方言也是在为家乡“上分”,年轻人不妨大大方方地说家乡话,用方言为家乡代言。
不要让方言的消失成为下一个遗憾。在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的当下,我们不妨多说说方言,护好自己的“语音身份证”,留住我们的地方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