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麦收“大戏”

□ 耿仁国

这张照片是1975年6月,时任阳谷县委副书记赵玉莲联系东北一家农科院,将其新研制的大型收割机带到前金海大队麦田里试验收割小麦,与前金海大队干部群众的合影。

阳谷县博济桥街道前金海村位于阳谷县城东南5.5公里处,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隶属石门宋公社。石门宋公社党委、政府注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前金海大队东南修建一座大型扬水站,东引赵王河之水,灌溉周边十余个大队的农田,从而解决了全公社十几个大队农田旱时缺水的大问题,实现了各村农作物的旱涝保收。

1975年,前金海大队进一步发动群众,兴修水利,人工挖渠3600多米,打机井96眼,使每块农田都能浇上水。他们注重科学施肥,从1973年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近十年间,每年春节后,前金海大队都在河北石家庄化肥厂购进一大批磷肥,由化肥厂用拖拉机直接送到家,确保了全大队农业生产年年丰收。

1975年6月初,前金海大队小麦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浩然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金光大道》,开头展现的一望无垠的滚滚麦浪,就是在该大队即将收割的麦田里拍摄的。当时随《金光大道》摄制组前来的有《英雄儿女》中王成的扮演者刘世龙、《青松岭》中张万山的扮演者李仁堂等著名演员。

当时,赵玉莲刚刚上任不久,她将联系来的大型收割机带到前金海大队麦田里,进行收割小麦试验。这也是该大队第一次使用大型收割机割麦子。

这一事件轰动一时。八一电影制片厂派出几十名工作人员跟踪拍摄,事后将拍摄的新闻纪录片在全国各地巡回播放,一时间,阳谷县前金海大队名声大振。

与此同时,聊城地区派艺术馆专门负责摄影的段培坤馆长到前金海大队进行拍摄,于是就留下了这张照片。

照片中,赵玉莲与前金海大队干部群众在收割完的麦地里席地而坐,她一手握镰,一手拿着学习笔记,开怀大笑,照片背景就是她联系来的新研制出的大型收割机。透过照片,我们仍能感受到当年小麦丰收以及农业科技进步带给人们的兴奋与喜悦。

这幅照片曾入选《山东省摄影艺术展》,后分别在《大众日报》等平台发表,获得了专业人士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2024-07-15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4206.html 1 麦收“大戏” /enpproperty-->